鹿苑开鸿妙,龙宫閟象玄。
间关来几译,披发露双诠。
梵学传皆正,华文润乃全。
义深含窈眇,道广极渊泉。
论自诸师造,言因半偈宣。
何曾离性相,间亦示机权。
述钞心同悟,分科绪各牵。
函盛方秩秩,枣剥益绵绵。
剞劂宁无舛,研磨或更偏。
遂令迷亥豕,不复辨夔蚿。
佛耀昌龄启,皇明正昼悬。
五城银色界,三殿宝花筵。
重见弘经日,如逢出震年。
诏徵皆宿德,御讲尽真筌。
此士孤山隐,前身华顶眠。
野云生静慧,江月湛空圆。
天上青猊座,人间白马鞯。
微君能引重,于世孰昭先。
晦魄风帘烛,顽阴雪屋毡。
声将为律吕,眼岂混朱铅。
疑句多多证,芜辞一一镌。
法珠终照乘,宗镜已当铨。
焕烂金泥字,牵联玉简编。
指河符圣历,穿石毕僧缘。
这首诗名为《送南竺澄讲主校经后却还杭州》,作者是宋朝的诗人苏轼。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鹿苑开鸿妙,龙宫閟象玄。
间关来几译,披发露双诠。
梵学传皆正,华文润乃全。
义深含窈眇,道广极渊泉。
论自诸师造,言因半偈宣。
何曾离性相,间亦示机权。
述钞心同悟,分科绪各牵。
函盛方秩秩,枣剥益绵绵。
剞劂宁无舛,研磨或更偏。
遂令迷亥豕,不复辨夔蚿。
佛耀昌龄启,皇明正昼悬。
五城银色界,三殿宝花筵。
重见弘经日,如逢出震年。
诏徵皆宿德,御讲尽真筌。
此士孤山隐,前身华顶眠。
野云生静慧,江月湛空圆。
天上青猊座,人间白马鞯。
微君能引重,于世孰昭先。
晦魄风帘烛,顽阴雪屋毡。
声将为律吕,眼岂混朱铅。
疑句多多证,芜辞一一镌。
法珠终照乘,宗镜已当铨。
焕烂金泥字,牵联玉简编。
指河符圣历,穿石毕僧缘。
译文:
鹿苑(鹿苑是佛教寺院名)开启了智慧与奥秘,像龙宫那样幽深神秘。
辗转翻译了许多佛法经书,披散头发、露出两颊,诠释经典。
佛教的教义传播都正确无误,华丽的文字也使佛法更加完整。
佛经的含义深远而神秘,佛法广大无边如同深渊泉水。
各种佛教经典论述都出自大师之手,他们的教导和说法都基于佛陀的教诲。
我们未曾离开本性,偶尔也展示一些机巧权宜之计。
阐述佛学的笔记和心得都能让人豁然开朗,不同的学派各有侧重。
佛寺的藏书极为丰富,枣树上剥下的皮也不断增加。
刻制木版时可能出错,研磨墨汁也可能偏离正道。
导致很多人迷失方向,无法辨别真假。
佛教在宋朝时期兴盛,皇帝明正大亮,悬挂着金色的法轮。
京城有五座银色的佛塔,三大殿都是宝华庄严的法坛。
今天又见到了弘扬佛法的日子,仿佛回到了出震之年。
朝廷征召的都是那些有德行的老人,讲解佛法的人都是真正精通的人。
此人隐居在孤山之中,他的前身是华顶峰上的修行者。
山中的云雾生出静定的智慧,江上的月亮清澈圆满。
天上有青色的狮子王座,人间有白色的骏马鞍垫。
没有您的引导和支持,谁能在世间显扬呢?
夜晚灯火照亮了昏暗的房间,厚重的墙壁挡不住雪花飘落。
声音将成为律法的音律,眼睛岂能混淆朱砂和铅锡。
许多疑惑的句子都被解答清楚,冗长的文字一一被削去。
最终所有的经典都会被照见,宗镜般的镜子将能够衡量一切。
金光闪闪的金泥佛像字,连绵不断的玉简编成经文。
指点河水就像圣人的日历一样明确,凿通石头就像僧人的因果一样圆满。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南竺澄讲主校经后的回赠之作,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学者的赞美和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同时也体现了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佛法的虔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