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得顺风,飞鸿与争疾。
后浪蹙亦舒,前山过如失。
桐江转数湾,上濑未入日。
篙工享安便,坐稳头屡栉。
人生倚造物,理微难究诘。
处顺安可常,离忧讵能必。
白鸥知此情,故向波间没。
【译文】
清晨从渔浦出发晚上宿于大浪滩上,
张帆顺风,鸿雁争先疾飞。
后浪迫近也舒展,前山掠过似失落。
桐江转了几个弯,上游的激流还未到太阳。
船工享安逸,安稳坐在船头不断理发。
人生靠造物主,道理深微难以探究。
处顺安能常在,离忧怎能必然。
白鸥知道我的情,故向波中消失。
【注释】
①渔浦:即渔浦山,在今浙江上虞县东南。②得:应为“遇”。③飞鸿:一作“飞凫”。④蹙(cù):紧迫的样子。⑤失:一作“逝”。⑥转:一作“旋”。⑦坐稳:一作“坐久”。⑧栉:同“辑”,整理。⑨造物:自然。⑩理微难究诘:语出《庄子·秋水》。
赏析:
这是写舟行桐江途中的一段经历。首句“旦发渔浦夕宿大浪滩上”,表明了诗人出游的时间和地点,点出了行程的开始。次句“张帆得顺风,飞鸿与争疾”,写舟行过程中所遇到的良好气象。第三四句“后浪蹙亦舒,前山过如失”,“后浪”比喻逆流而上的水流,“前山”比喻迎面而来的山峰,这里用“蹙”和“舒”、“过”和“失”来表示水流和山峰的变化,形象地描绘出船行过程中水势、山势的起伏变化情况。第五六句“桐江转数湾,上濑未入日”,写舟行至桐江转弯处时,天色已晚,但还没有进入日落之时。尾联:“篙工享安便,坐稳头屡栉。”是说船工享受着安逸的生活,他坐在船头整理船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表现了诗人出游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喜爱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