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易水长城道,老泞查牙马频倒。
岸浅桥横路欲平,重向荒寒问遗老。
易水南边是白沟,北人为界海东头。
石郎作帝从珂败,便割燕云十六州。
世宗恰得关南死,点检陈桥作天子。
汉儿不复见中原,当日祸基元在此。
沟上残城有遗堞,岁岁辽人来把截。
酒酣踏背上马行,弯弧更射沟南月。
孙男北渡不敢看,道君一向何曾还。
谁知二百年冤孽,移在江淮蜀汉间。
岁久河干骨仍满,流祸无穷都不管。
晋家日月岂能长,当时历数从头短。
日暮途穷更着鞭,百年遗恨入荒烟。
九原重怨桑维翰,五季那知鲁仲连。
只向河东作留守,奉诏移官亦何疚。
称臣呼父古所无,万古诸华有遗臭。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张先的作品,题目是《白沟行》。
以下是逐句释义:
西风易水长城道,老泞查牙马频倒。
西风吹拂着易水边,长城蜿蜒在道路之上。
“老泞”指泥泞难行,“查牙”即查牙河,这里指代易水。
战马频频倒下,因为道路泥泞且艰难。岸浅桥横路欲平,重向荒寒问遗老。
河岸浅滩,桥梁横架,道路似乎要被清理平整。
我再次来到这片荒凉冷清的地方,询问那些年迈的遗老。易水南边是白沟,北人为界海东头。
在易水南边有白沟,北人与南人在此分界,海的东面。石郎作帝从珂败,便割燕云十六州。
石敬瑭称帝后导致从珂失败,于是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的领土。世宗恰得关南死,点检陈桥作天子。
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驿被拥戴为皇帝,成为皇帝。汉儿不复见中原,当日祸基元在此。
汉族人再也无法看到中原大地,当时的祸患的根源就在这里。沟上残城有遗堞,岁岁辽人来把截。
城墙上的残破之处还能看到曾经的防御设施,每年都会有辽国士兵来巡逻。酒酣踏背上马行,弯弧更射沟南月。
饮酒后骑着马走在回家的路上,弯弓射箭瞄准了沟南边的月亮。孙男北渡不敢看,道君一向何曾还。
孙子向北渡河时不敢回头,担心祖父从未回来过。谁知二百年冤孽,移在江淮蜀汉间。
没想到二百年的冤屈和苦难,竟然转移到了江淮、蜀汉之间。岁久河干骨仍满,流祸无穷都不管。
岁月流逝河水干涸,尸骨遍布,但国家的流毒却永远无法消除。晋家日月岂能长,当时历数从头短。
晋国的江山怎能长久,当时的皇帝也注定了命运之短。日暮途穷更着鞭,百年遗恨入荒烟。
夕阳西下,前途无望,只能挥鞭前行,百年的遗憾融入了荒芜的烟雾中。九原重怨桑维翰,五季那知鲁仲连。
在九原之地怨恨桑维翰,对五代时期的人物却不知道鲁仲连。只向河东作留守,奉诏移官亦何疚。
只在河东担任留守,接到调令后移任官位,内心并没有愧疚。称臣呼父古所无,万古诸华有遗臭。
自称臣子、呼唤父亲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但在古代中华,这样的行为仍然会受到指责和厌恶。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先创作的一首咏史词,以易水、白沟等历史遗迹为背景,通过描绘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性的探讨。全词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同时,词中也蕴含了一定的哲理意味,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