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星澹不芒,破月冷无色。千年塞下曲,忽向窗中得。
当空劲作六龙嘶,四海一声天地寂。长呼渺渺振长风,引起浮云却无力。
此声谁谓非恶声,借问何人有长策。汉家有客北海北,节毛落尽头毛白。
听此空令双泪垂,中原雁断无消息。南枝越鸟莫惊飞,牢落天涯永相失。
江上旧梅花,今夜落谁家?楼头有恨知何事,牵住青空几缕霞。

【注释】

疏星:稀疏的星星。芒:光芒。破月:指月亮,这里用来形容月色清冷。六龙:喻指天上的云彩。“长风”句:意谓这声音能使天边浮云也为之颤抖,但它们却无力阻止它的飘逝。汉家:指汉朝,这里借指作者自己。客:指游子、诗人。节毛:指头发因愁思而落光。“牢落”句:意谓你远去天涯,我空自悲伤。江上旧梅花:指江边的旧时梅花,这里暗指作者的身世遭遇。青空中几缕霞:指天上的晚霞,这里比喻自己的愁怀和忧愤。

【赏析】

诗题《听角行》,是一首咏听角(即闻角声)的乐府诗。“听角”,是汉魏以来的一种音乐形式,以笛、管等乐器吹奏,曲调哀婉动听。本诗所咏的“角”,当是这种音乐形式中的一曲。

此诗写于元代初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异地,心情苦闷,于是在听角声中寻求慰藉。诗中通过“忽向窗中得”、“长呼渺渺振长风”等句子,表现了诗人听到角声后的感受。

“长呼”两句:意思是说,听角声使人想到天地间的一切都寂静无声,唯有角声回荡在空中。这是从听觉上描写角声给人的印象。“长呼”二字,不仅表明诗人听到了角声,而且说明角声之高亢激越,直贯天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此时心中充满悲愤,因而发出浩叹。

“此声”两句:意思是说,这种声音难道不是令人讨厌的吗?它到底要引起什么结果呢?“此声”指角声。“恶声”是指刺耳的声音,这里指角声。诗人认为,这种声音很刺耳,很讨厌,因此他感到十分厌恶。然而,他又觉得这种声音很有力量,足以震撼整个宇宙。“有长策”三句:意思说他听到角声后,不禁想请教对方究竟有何良策来消除这刺耳的噪音。“汉家”二句:意思是说,汉家的游客现在身在北方,他的发丝已经全白了,只有头上那几根没有脱落的头发依然黑亮。“客”指作者自己。“汉家”二句,运用典故,表示怀念中原故土的感情。

“听此”两句:意思是说,听了这凄楚哀婉的角声,使我禁不住流下泪来。这句承“长呼渺渺振长风”而来,进一步抒发诗人的感慨。

“南枝”二句:意思是说,南国的鸟啊,不要惊飞!我的双亲如今早已离我而去,他们流落在天涯海角,永远无法相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亡父的无限思念之情。

“牢落”二句:意思是说,我孤零零地站在江上,今夜又飘落到谁家门前去了呢?“楼头”二句:意思是说,我站在楼上,心中充满了怨恨,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以致牵住了天空中的一缕残霞不放。这两句紧承前四句而来,写诗人听到角声后的思绪和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