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厌萍逢,老来味姜桂。
何如鸡黍期,好客千里至。
微风断且吹,缺月吐复翳。
有儿幸守家,力学废一篑。
誓当归田园,尘鞅暂息税。
抱琴知音稀,感慨不尽意。

【注释】

①萍:浮萍。②姜桂:指姜汤、桂枝汤,是古人用来驱寒暖体的滋补药。③鸡黍期:即《小雅·甫田》“以我齐魂”句:“既载南亩,我任我耕”,意谓农事之余与友饮酒。④一篑(kuì):一种盛土的竹器,一筐为一篑。⑤鞅(yāng):车辕上的横木,这里指马缰。⑥归田园:返回家乡务农。⑦尘鞅暂息税:意思是说暂时放下马鞭,休息一会。⑧抱琴:抱着琴。⑨感慨不尽意:《文选·潘岳<赠卢谌>诗》:“感慨尽于怀兮,志在山陂。”⑩杜甫《秋兴八首》之一:“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平生厌倦飘泊,年老时才知味姜桂之温暖;

何如与知己相聚,好客之情千里来相访。

微风断续地吹着,缺月时而吐露出光芒;

有儿子幸喜能守家业,学习勤奋废了读书筐。

发誓要回到故乡田园之中,马缰暂放,可以休息一会;

怀抱琴音,知音难遇,感慨之情难以尽情表达。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四句写送行之时,朋友之间相互勉励、殷切期盼的情谊;后四句写自己辞官归乡的决心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真意切。
开头两句是说:我生平厌恶漂泊无定,年老的时候才觉得姜汤、桂枝汤的滋味很好。“厌萍”二字用得很贴切,说明他一生漂泊不定,最后才定居下来。“老来味姜桂”一句也表明他年岁已高,体弱多病。这两句是全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及对仕途的鄙弃。
第三、四句是说:不如与朋友聚饮畅谈,让朋友万里迢迢来探望我。这二句中,诗人用了“何如”一词,表示反问的语气。这种反问,实际上是肯定语气,表示他渴望与朋友聚会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这两句也是全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与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五、六句是说:微风不时吹拂,明月时隐时现。这两句描写了诗人送别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心情的变化。微风的吹拂,使诗人感到一丝凉意;而明月的升起又带来了希望之光。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心情,也表达了他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这两句也是全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与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七、八句是说:有儿子能够孝顺长辈,勤奋学习,废弛了读书的筐筐。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庭的期望和对子孙的期望。他希望儿子能够孝顺长辈,勤学不辍,为国家培养人才;同时,他也希望子孙能够继承他的遗志,努力进取,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两句也是全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与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九、十句是说:我要回到故乡去耕种,暂且放下马缰休息一下。这里的“抱琴”是指诗人自己,他抱着琴想要弹奏一曲,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而“知音稀”则表明他在这个世上已经没有知己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孤独的感慨。这两句也是全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与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最后两句是说:抱着乐器,知道没有人能听懂我的心意。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他感叹自己在这个世上已经无人可倾诉心声,只能独自抱着琴弹奏一曲。这两句也是全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与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