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休阳才数日,呶呶都颂徐侯德。
我问侯也果何如,龙凤三年已在职。
是时丞相恢复初,生民疮痍地荆棘。
侯也日夜费爬梳,解鞍憩马对山色。
公馀缝掖坐高堂,满纸吟诗写胸臆。
汗牛充栋书五车,平生正赖稽古力。
谁怜群吏雁鹜行,不敢面谩敢贪墨。
昨朝大府砦城壕,意欲森罗固区域。
侯也布令咸争趋,浮筏源源江水塞。
吾歙胡丞亦联勋,杜门饥饿常乏食。
每抗上官陈是非,旁观凛凛为忧尽。
况侯本是同淮人,清白一心未易得。
权公文章天下奇,藻鉴妍媸夸正直。
何由善政传无穷,竹帛易糜石不泐。
清朝傥遇使观风,显而用之众所式。
【注释】:
- 休阳:古县名,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
- 呶呶:争辩喧嚷貌。
- 龙凤三年:指唐玄宗开元二年到九年(714-716),是徐浩的仕宦初期。
- 丞相:此指李林甫。
- 丞相恢复初:此指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以后李林甫任宰相期间。
- 生民疮痍地荆棘:指战争破坏后的荒凉景象。生民,百姓;疮痍,创伤,这里比喻国家战乱后人民流离失所。
- 解鞍憩马对山色:语出《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既学,拜郎,因诣长卿。顾留,请与论琴书。”意谓徐浩为官清廉,安于清贫,不贪权势,经常在休息的时候对着美丽的山水景色吟诗作赋。
- 公馀:公务之余。缝掖:缝补衣服,喻为官清廉。高堂:厅堂,也指代自己的家室。
-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极多。五车:古代一车的容量为四斗,五车则达二十斗。
- 群吏雁鹜行:指官吏之间争宠邀功。雁鹜行:比喻官吏像飞鸟一样竞相追逐。
- 杜门:关上门,表示隐居。饥饿:生活贫困。
- 吾歙(shè):指安徽绩溪县,今属浙江。
- 胡丞:《新唐书·百官志》,歙州有丞一人,称胡丞。联勋:连带有功。
- 杜门饥饿常乏食:杜门,关起门来不出去。
- 旁观:旁观他人,这里指徐浩在官场上的所作所为。凛凛:威严的样子,形容令人敬畏的样子。忧尽:忧虑消除。
- 况侯本是同淮人:况侯,指徐浩。同淮,指徐、李都是江淮一带的人。
- 清白一心未易得:意思是清正廉洁,心无杂念是很难做到的。
- 权公:即权皋,曾任左拾遗、殿中侍御史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文章:指其诗文。天下奇:天下无双,世上独一无二的奇才。藻鉴:原指文采和鉴别能力,此处借指徐浩的诗文才华。妍媸(cí,美好丑恶)。夸正直:称赞他为人正直。
- 何由善政传无穷:如何才能使良好的政治政绩流传下去呢?竹帛易糜:竹简和绢帛容易腐烂,比喻好的名声不容易保持。石不泐(lèi,磨灭):石头永远不会磨损,比喻好名声永垂不朽。
- 清朝傥遇使观风:唐朝时期,曾派遣使者巡视各地,观察风俗人情。使观风:指皇帝派人考察地方情况。傥:倘若。
- 显而用之众所式:意思是当朝官员都应当效仿他。
【赏析】:
这首诗写徐浩为官清廉、为民造福的政绩,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他人格和才能的崇敬。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开头四句先交待徐浩来歙任职的情况,然后从两个方面具体地写他的事迹。中间四句又从两个方面具体地写他的政绩,最后两句又从两个方面概括地写出他为官的高尚品德。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动人,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于徐浩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