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过江笑诸人,三十二表哀老臣。
倡和国事可斩桧,马上青衣竟何在。
采石未靖瓜洲惊,战功今乃归儒生。
第一峰前谁立马,夜箭射血来帐下。

吴山谣和铁雅先生首唱

中兴过江笑诸人,三十二表哀老臣。

倡和国事可斩桧,马上青衣竟何在。

采石未靖瓜洲惊,战功今乃归儒生。

第一峰前谁立马,夜箭射血来帐下。

注释与赏析

译文

《吴山谣》是一首反映南宋初年历史背景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当时政治动荡、民族矛盾尖锐的社会现实。全诗分为四个部分:

  1. 中兴过江笑诸人,三十二表哀老臣:诗人以“笑”字开头,表达了对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仍坚守岗位的忠臣们深深的敬意,同时也暗示了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
  2. 倡和国事可斩桧,马上青衣竟何在:这里的“倡和国事”指的就是诗人自己,而“斩桧”则是对奸臣秦桧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邪恶势力的痛恨。“马上青衣”则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忠诚于朝廷的官员们。
  3. 采石未靖瓜洲惊,战功今乃归儒生:这句诗反映了战争结束后,那些曾经英勇奋战的将领们现在却成为了学者,表达了对他们过去英勇斗争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
  4. 第一峰前谁立马,夜箭射血来帐下:最后一句“夜箭射血来帐下”描绘了战斗的惨烈,以及士兵们浴血奋战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士兵和将领的敬佩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夏溥在铁雅先生首唱后所写的,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人民安危的关注,以及对那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英雄们的深深敬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夏溥成功地传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英雄们的怀念。

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探讨。通过对不同角色的内心活动的刻画,揭示了那个时代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以及人们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抉择与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