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东林寺,行寻曲涧流。
馀灯因佛在,宿饭为猿留。
竹屋烟迎夕,菱池雨送秋。
还参众师旧,一一话曾游。

赠虚中上人

归去东林寺,行寻曲涧流。

馀灯因佛在,宿饭为猿留。

竹屋烟迎夕,菱池雨送秋。

还参众师旧,一一话曾游。

注释:

  1. 归去东林寺:回到东林寺,表示要回寺庙。
  2. 行寻曲涧流:行走在弯曲的小溪流旁。
  3. 馀灯因佛在:因为佛在那里,所以留下了余下的灯光。
  4. 宿饭为猿留:因为猿猴在那里,所以留下了晚餐。
  5. 竹屋烟迎夕:在竹林中的小屋迎接傍晚的烟雾。
  6. 菱池雨送秋:在菱花池塘里,雨水送来秋天的凉意。
  7. 还参众师旧:回到了众僧的身边,与他们一起修行。
  8. 一一话曾游:回忆起曾经一起游玩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名叫虚中上人的拜访和交流。诗人表达了对虚中上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回忆。

首句“归去东林寺”,意味着诗人回到了自己曾经居住过的东林寺。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东林寺这个熟悉的地方的情感依恋。

第二句“行寻曲涧流”,描述了诗人在东林寺周边寻找曲折小溪的情景。这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曲折复杂,需要通过这样的自然景观来寻找出路。

第三句“馀灯因佛在”,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时刻发现,佛在这里留下的余光。这可能代表了佛的智慧和启示,给诗人带来了心灵的平静和启迪。

第四句“宿饭为猿留”,可能是因为猿猴在这里留下的食物而被诗人所享用。这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偶然性和意外,有时我们可能会被意想不到的事物所吸引。

第五句“竹屋烟迎夕”,描述了竹林中小屋的烟霞景色,迎接着夕阳。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第六句“菱池雨送秋”,可能是诗人在菱花池边感受到的秋天的气息。这可能代表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感慨,以及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珍惜。

第七句“还参众师旧”,表明诗人回到了僧侣群体之中,与他们的老师一起修行。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佛教教义的信仰和追求,以及对精神境界的提升。

第八句“一一话曾游”,可能是诗人回忆起与众僧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以及那些美好的回忆。这可能代表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恩,以及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