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新燕帖,正旦颂椒花。
乐遇重熙日,东风改岁华。

【注释】:

1.庚戌岁元日:庚戌,指庚戌年;元日,正月初一。

2.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每年二月三十日至三月0一日之间。

3.宜春新燕帖:宜春,地名;春燕,指燕子。

4.正旦颂椒花:正旦,正月初一,也称为“上元节”,是春节的前奏;颂,赞颂;椒花,一种花卉,这里代指节日的喜庆气氛。

5.重熙:盛大繁荣的意思。

6.乐遇:愉快地度过。

7.东风:春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8.改岁华:改变年景,迎接新春。

【赏析】:

这首诗写于庚戌年(即乾隆六年)春节。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节日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对新春的喜悦和祝福。

首句“庚戌岁元日”指的是庚戌年的大年初一,即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这是诗歌的开头,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时间背景。

第二句“宜春新燕帖”中的“宜春”是指春天来临的地方,通常与春天有关。而“新燕帖”则暗示着春天到来时,燕子开始筑巢繁殖,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这里的“宜春”和“新燕”都是春天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第三句“正旦颂椒花”中的“正旦”指的是正月初一,也是春节的时候。而“颂椒花”则是一种赞颂的方式,用来形容节日的喜庆氛围。这里的“正旦”和“颂椒花”都强调了节日的重要性和欢乐的氛围。

最后一句“乐遇重熙日,东风改岁华”中的“乐遇”表示愉快地度过每一天,而“重熙”则表示盛大繁荣。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和希望,希望能够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和生机。同时,“东风改岁华”暗示着春风的到来,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节日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新春的喜悦和祝福。它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传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期望和梦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