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始结发,相期终暮年。
宁知当壮时,中路忽弃捐。
春芳每增恨,秋月复娟娟。
嗟我客异乡,尔魂落夜泉。
儿生缺抚育,赖有兄嫂怜。
今夕已及期,一念一涕涟。
展转不能寐,起坐馀灯前。
【诗句解释】
- 忆昔始结发,相期终暮年。——忆起当初初识时,誓言相伴直至老。
- 宁知当壮时,中路忽弃捐。——怎料到正当年轻时,中途却突然离弃。
- 春芳每增恨,秋月复娟娟。——春花盛开更添恨,秋夜皎洁月光明。
- 嗟我客异乡,尔魂落夜泉。——叹我身在他乡,你的灵魂随夜波漂。
- 儿生缺抚育,赖有兄嫂怜。——子女出生未得抚育,感谢兄嫂之恩情。
- 今夕已及期,一念一涕涟。——今晚已至约定时,一念之间泪满襟。
- 展转不能寐,起坐馀灯前。——辗转难眠坐灯前,思绪纷飞难以安。
【译文】
忆初相识誓共老,谁知壮年变陌路?
青春芳华增悲恨,秋月皎洁照孤魂。
异乡为客思归苦,兄嫂怜儿抚其孤。
今夜约定终兑现,心绪如丝泪滴珠。
辗转反侧难入眠,坐灯前思成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之间的对比,抒发了对逝去岁月和亲人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人以“伤往”为题,表达了自己在异乡孤独无助、思念亲情的复杂情感。从“忆昔始结发,相期终暮年”开始,就展现了诗人与亲人之间深厚的感情。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感情却在中年时期戛然而止,使得诗人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悲痛。
在“春芳每增恨,秋月复娟娟。”这句中,诗人用“春芳”和“秋月”来象征美好而短暂的时光,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嗟我客异乡”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他在异乡感到孤独无助,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诗人感叹自己无法摆脱这种孤独和思念,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坐在灯前,思念着自己的亲人。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亲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无尽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