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揭高厓,涂山耸横崿。
长淮出两间,中断见斧凿。
洪流受束缚,浪起石斗角。
谁能为此功,在昔大禹作。
至今遗庙存,香火乃寂寞。
我来问邑人,往事竟缅邈。
于时春正深,草木尚荒落。
登临欲开豁,睹兹反不乐。
更伤卞和泣,三献空抱璞。

《荆山》

荆山揭高厓,涂山耸横堮。长淮出两间,中断见斧凿。洪流受束缚,浪起石斗角。谁能为此功,在昔大禹作。

译文:
荆山高耸入云,涂山挺拔如壁。长长的淮河从两座山峰之间穿过,河流的中段被人们用斧头凿开。洪水在这里受到束缚,波浪拍打着岸边的石头。谁能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呢?这都要归功于古代的大禹。然而今天,只有一座庙宇还保留着这个遗迹,但是香火已经凋零无人问津了。

赏析:
这首诗是徐贲在洪武九年前往山西时,与顾廑一同接受上命,询问晋民风俗。他沿着长江下到淮河、蔡州,进入大梁,渡过黄河,登上太行山,游览唐虞故都,然后在吉、绛、汾、沁之间来回穿梭。他在这首诗中描绘了荆山的高峻和涂山的雄伟,描述了淮河的水流如何在这里被人工开凿,以及洪水在这里受到的束缚。最后,他提到了古代的伟大工程大禹治水,但今天的庙宇只剩下一片荒废的景象,香火不再。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