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草堂谁比数,风流不减浣溪头。
碧梧翠竹一个个,鹭鸶鸂鶒两悠悠。
吹笙子晋寻常过,爱酒山公烂熳游。
但道幽栖嫌早计,须君更上凤麟洲。
【注释】
玉山:即东晋时王献之的字。王献之,字子敬,曾任中书令、骠骑将军、会稽内史等职,世称“王右军”。草堂:指东晋王羲之的别墅,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山阴(今浙江绍兴西南)。
风流:风采和气度。浣溪头:东晋时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居处附近的小水潭。
碧梧翠竹:形容风景秀丽。
鹭鸶:一种水鸟。鸂鶒:一种水鸟。幽栖:幽静的栖息。
子晋:传说中吹笙能招引凤皇的神人。山公:指王羲之。烂熳游:任意游玩。
凤麟洲:传说中凤凰栖息的岛屿。
【赏析】
《玉山草堂》,是一首咏怀诗。首四句赞美了王献之的才华与风度,后六句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慨,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羡慕之情。
此诗首四句赞美了王献之的才华与风度,后六句抒发了诗人自己渴望隐逸的感慨。前六句写草堂周围的景物,以衬托王献之高雅的情趣;最后二句点出题意,表明诗人对友人的羡慕之情。
“玉山草堂”,是王献之故居的代称。王献之字子敬,曾任中书令、骠骑将军、会稽内史等职,世称“王右军”。他一生爱竹,自称“我家千树柳,个个不可寻”(《奉答曹使君》)。这首诗就是借王献之来写草堂。首联说:“玉山草堂谁比数?风流不减浣溪头。”这两句话意思是:王献之的草堂,比起东晋时有名的浣溪钓雪亭,也毫不逊色。王献之的草堂四周,长满了郁郁苍苍的竹子,还有那碧绿的梧桐树。每当风和日丽的时候,他常常在竹林里吹笙、弹琴,悠然自得。
三、四两句写王献之草堂周围的景象。“碧梧翠竹”形容风景秀丽。“悠悠”、“飘飘”两个词,写出了这些鸟儿自在悠闲、无拘无束的样子,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五、六两句描写草堂主人王献之的闲散生活。“吹笙子晋寻常过,爱酒山公烂熳游。”王献之不仅爱好音乐、饮酒,还喜欢吹笙,经常到山上去游玩。王献之的这些雅兴,都与王献之的高尚情操有关。
最后二句是说:只怪你当初没有早点离开官场,来到这样的好地方来隐居啊!
王献之虽然已经退居到山水之间,但他的才华并未消失。他的书法艺术仍然有极高的成就。因此诗人希望王献之能够继续过着隐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