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作客杨家巷,东望沧浪眼欲醒。
云楼吐气蛟蜃紫,海户送色蓬莱青。
也知奔走非我事,直以疏慵任性灵。
别后忆君兼日夜,满江风雪况如馨。
【注释】
沧浪:沧江,即长江。东望沧浪眼欲醒:意思是说,我向东眺望长江,看到沧浪亭的景色,仿佛是把我的眼睛都弄醒了。沧浪亭:在苏州城南的沧浪山之巅,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为苏舜钦所建。苏轼曾游此亭,有“沧浪亭诗”。也知奔走非我事,直以疏慵任性灵:意思是我知道奔走不是我的事情,我只是想任性地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也知:知道。奔走:奔走之事。事:当“实”讲,实际的事。直:只是。以:而。疏慵:懒散不羁。任性灵:随性而为,不受拘束。
【赏析】
《春日有怀二首》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西元一〇七三年),时在徐州。作者当时已四十四岁,在徐州任太守。这组诗前两首写景,后两首抒怀,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他那种悠然自得、随遇而安的旷达性格。
“二月作客杨家巷,东望沧浪眼欲醒”,开篇即从诗人自己落笔,点明题意。“二月”,指二月时节。“作客”,即做客。杨家巷:即今江苏省常州市的杨家巷,因北宋文学家杨亿居于此而得名。东望沧浪,眼欲醒。沧浪亭:在苏州城南的沧浪之滨,为五代吴越王钱氏所建。诗人登上沧浪亭,面对浩瀚的长江,不禁产生了一种沧海桑田、岁月沧桑之感。“眼欲醒”,既写出了诗人对沧浪亭的热爱,又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忧虑和不安。
第二首开头两句“云楼吐气蛟蜃紫,海户送色蓬莱青”。“云楼”指云雾缭绕的楼台,用来形容诗人自己的住所。“吐气”句意为:云雾缭绕着的楼台,吐出的气息像紫色的蛟龙和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动人。“海户”指临海的门户,也用来形容诗人自己的住所。“送色”句意为:临海门户送来的颜色如蓬莱仙境般美好。这里用“吐气”、“送色”来比喻自己的住所,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第三首开头两句“也知奔走非我事,直以疏慵任性灵”。“也知”句意为:我知道自己奔波忙碌并不是我应该做的事情。“直以”句意为:我只是任性而为,随心所欲。“疏慵”意为懒散不羁,“任性灵”意为随性而为,不受拘束。这两句诗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并不想奔走忙碌,也不想去追求名利地位,我只想过一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第四首开头两句“别后忆君兼日夜,满江风雪况如馨”。这两句诗人表达出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别后”指与对方离别之后。“忆君”意为思念朋友。“兼日夜”意为不分昼夜地思念。“满江风雪”形容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恶劣天气。“况”在这里表示更加的意思。“如馨”意为像芳香的气味一样令人心醉神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描绘了他在恶劣天气中依然思念友人的情景。
整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语。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那种悠然自得、随遇而安的旷达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