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青藜命世儒,枕中鸿宝定何如。
三年席上陪金马,一旦阶前坠玉鱼。
益部已空耆旧传,洛阳犹诵治安书。
蒲轮昔日卢龙道,忽见秋风送旐旟。
【注释】
哭菊山学士:指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对菊山学士的怀念。滕王阁在江西南昌,是唐朝著名文人王勃曾为都督滕王李元婴修建,后为滕王阁题写《滕王阁序》的地方。“学士”、“菊山”、“蒲轮”等都是作者对这位已故学者王勃的回忆及悼念。
青藜(lí)命世儒:指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少有文才,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以文章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枕中鸿宝定何如:意谓自己虽然能吟诗作文,但缺乏王勃那样的治国才能,所以感到自己比不上王勃的鸿运。
三年席上陪金马:指自己曾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时,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
一旦阶前坠玉鱼:指自己后来因为被诬陷,被流放至巴蜀,在四川成都当了几年小官。
益部(yì):今四川一带,当时属剑南道。耆(qí旧;老)旧传:指王勃的名声很大,一直被人们传颂。
洛阳犹诵治安书:意即自己的诗才,仍被人们传颂。
蒲轮:指代帝王的车驾,古时皇帝出行,以车前装饰为蒲叶的车轮为饰,以示尊贵。卢龙道:指当时的边塞要冲,地处北方边疆地区。
【赏析】
此诗首句用“太乙青藜”起兴,暗寓王勃之贤。次句用“鸿宝”,比喻他的才高学博,“定何如”则反诘,自问自答,既肯定了他的才学,又表达了对他才华出众的无限钦慕之情;第三句承第二句之意,说他虽然能吟诗作文,但缺乏王勃那样的治国才能,所以感到自己比不上王勃的鸿运;第四句说自己后来因为被诬陷,被流放至巴蜀,在四川成都当了几年小官;第五句用典,意谓自己的诗才,仍被人们传颂。
全诗通过回忆与哀悼,表现了诗人对王勃才华横溢的敬仰和对王勃不幸遭遇的同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