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学寇丞相,地黄变发发如漆。又不学张长史,醉后挥毫扫狂墨。
平生绀发三千丈,几度和云眠石上。不合感时怒冲冠,天公罚作圆顶相。
肺肝本无儿女情,亦岂惜此双鬓青。只忆山间秋月冷,搔首不见髼松影。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1句:“我不学寇丞相,地黄变发发如漆。”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没有像古代丞相寇准那样,头发因年老而脱落,就像涂了一层黑色的油漆。
第2句:“又不学张长史,醉后挥毫扫狂墨。”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也没有像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那样,醉酒后挥笔疾书,笔下的墨迹如同狂风扫过一样狂放不羁。
第3句:“平生绀发三千丈,几度和云眠石上。”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的白发曾经长达三千丈,曾经在石头上与云共眠。
第4句:“不合感时怒冲冠,天公罚作圆顶相。”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不应该因为感叹时事而愤怒到头都要撞破帽子的地步,这是天公对我的惩罚,让我变成了一个圆顶和尚。
第5句:“肺肝本无儿女情,亦岂惜此双鬓青。”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的肺肝本来就没有儿女之情,又何必为了爱惜自己的双鬓而感到惋惜呢?
第6句:“只忆山间秋月冷,搔首不见髼松影。”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只记得山间的秋天月光很冷,但是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却找不到那棵松树上的影子。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感慨和无奈。他通过对比自己的白发和别人的狂放,反映了他对时事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他的肺肝本无儿女情,但为何要爱惜自己的双鬓?这反映出他对人生价值的质疑和思考。最后一句“只忆山间秋月冷,搔首不见髼松影”,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反感。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感情和哲理的思考,是杜甫诗歌中的一部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