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金华眠石化,成群远出黑山阴。
苏郎一去无人管,散入寒烟野草深。
【注释】
次张斯道学士韵:次韵,即用原韵作诗词。张斯道,即张元干,南宋词人,有《水调歌头》词。金华,今属浙江,在金华山南麓。眠石,指金华山中一巨石,相传为晋代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潘岳的墓。黑山、寒烟、野草深:都是写景。
【译文】
不是我像潘安葬身在金华山,而是成群远出到黑山之阴。
苏东坡先生一去没人管我,我散入冷风烟雾,隐没在野草深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作者以“我”自喻,抒写了自己不为世人所知,飘泊江湖的苦闷心情。上片起首二句点明所咏之物非己,而是他人之物。“眠石”,指金华山中的巨石。传说晋朝文人潘岳曾埋葬于此,故称“潘安眠石”。这二句说,自己不是像潘安那样被埋葬在金华山的石头里,而是在远离家乡的地方,被人们遗弃,无人过问。下三句由题意生发,说自己就像苏轼一样被贬到远方,无人过问。这里化用苏轼的典故,既表明了对苏轼遭贬流放的同情和惋惜,又表达了自己与苏轼相同的遭际,因而也更增添了自己的孤独感。
下片前两句,写“我”的寂寞处境。“苏郎”指苏轼。“一去”是说他被贬到远方后,再也没有回来过。“无人管我”是说自己被贬以后,没有人过问。“散入寒烟野草深”是说自己被贬到远方以后,就四处漂泊,无家可归,最后只能落脚在荒郊野外。这一句既写出了自己的凄凉处境,又表现了自己的无奈情绪。
此词上片写自己身世飘零,无人关怀;下片写自己流落天涯,无家可归。全词通过咏物抒怀,托物言志,抒发了自己身世飘零、无人问津的悲凉情怀。全词语言平易通俗而富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