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江皋每独行,园林二月未闻莺。
红尘陌上应千尺,白发春来又几茎。
自分才疏甘屏迹,久判人弃任浮萍。
汉庭亦有中常侍,安得才如马长卿。

”`

遣怀

策杖江皋每独行,园林二月未闻莺。

红尘陌上应千尺,白发春来又几茎。

自分才疏甘屏迹,久判人弃任浮萍。

汉庭亦有中常侍,安得才如马长卿。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诗题“遣怀”意即抒写情怀,作者回忆昔日的放荡生涯,悔恨沉沦的诗。表面上是抒写自己对往昔扬州幕僚生活的追忆与感慨,实际上发泄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满腹牢骚。

首句“策杖江皋每独行”描绘了诗人在江边独自行走的情景。江边是诗人经常驻足的地方,策杖而行,象征着他内心的孤独与坚定。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隐喻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第二句“园林二月未闻莺”则转换到了一个更加宁静的场景,园林里的春意盎然,但诗人仿佛没有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里的“未闻莺”可能是由于诗人心境的冷漠,也可能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孤独的生活。

第三句“红尘陌上应千尺”则是对前两句的一种对比。诗人通过“红尘陌上”这一意象,表达了他对繁华世界的厌倦。而“应千尺”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厌倦的程度,似乎整个世界都充满了诱惑和纷扰。

最后三句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自分才疏甘屏迹”,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卑,认为自己无法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选择默默无闻地度过余生。“久判人弃任浮萍”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无奈和悲哀,如同漂浮不定的浮萍,随时都可能被风吹散。

结尾“汉庭亦有中常侍,安得才如马长卿”则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和批判。在这里,诗人用汉朝的宦官中常侍来比喻那些依附权贵、不思进取的人,而将才子马融比作自己的理想追求。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失望和愤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正直、有才华的人的赞美和向往。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和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展现了他对人生、道德和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思考。这种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使得这首诗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