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乐无声识者希,有声终是假人为。
一时得趣惟元亮,千载知音欠子期。
欲写性情初动处,当原律吕未生时。
夜寒月照虚堂壁,鹤唳猿吟总是诗。

与琴师谈琴

至乐无声识者希,有声终是假人为。

一时得趣惟元亮,千载知音欠子期。

欲写性情初动处,当原律吕未生时。

夜寒月照虚堂壁,鹤唳猿吟总是诗。

译文:

最纯粹的快乐是没有声音的,能听懂这种快乐的人太少了,真正的快乐是有声音也是虚假的。

一时的快乐只有陶渊明能够体会,千年之后,能体会到陶渊明的快乐的人却很少。

要描绘出最初触动心弦的地方,应当在音乐尚未产生之前去体会。

夜里寒冷,月光映照在虚设的墙壁上,鹤的叫声和猿猴的吟唱都是美妙的音乐。

注释:

  1. 至乐无声识者希:最高的快乐没有声音。识者:理解的人。希,少。
  2. 有声终是假人为:有了声音也是假的人。
  3. 一朝得趣惟元亮:一天的快乐只有陶渊明能够体会。
  4. 千载知音欠子期:千年后知道陶渊明快乐的人却很少。
  5. 欲写性情初动处:想要描绘出最初触动心弦的地方。
  6. 原:同“源”,根源、本源。
  7. 夜寒月照虚堂壁:夜里寒冷,月光映照在虚设的墙壁上。
  8. 鹤唳猿吟:鹤叫猿啼。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琴师与陶渊明的对话,表达了对音乐的最高境界的理解。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是没有声音的,只有陶渊明能够体会。同时,他也指出了一千年后,能够理解和欣赏陶渊明快乐的人也很少。因此,他呼吁我们要深入到音乐的源头中去感受它的本质。
    诗的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他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它的美。同时,他也强调了生活中的美好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和创造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它不仅是一首关于音乐的作品,更是一部关于生活和人性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