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自有神通力,杖锡横空搭两堤。
会见大夫乘驷马,宁无学士助腰犀。
一溪帆影浪花转,百尺栏杆石笋齐。
有客天津闲信步,杜鹃声里夕阳西。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高僧的诗,描绘了高僧在建桥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神通力。以下是逐句释义:

第一联:“无文上人舍财鸠工建新安桥普济众生闻者赞叹随喜赋诗一首”
注释:无文上人是诗题中的名字,舍财和鸠工都是佛教用语,表示布施和招引工匠的意思。建新安桥是为了普济众生,意思是帮助所有人过河。听到的人都很赞叹,跟着高兴,并写下诗歌。
赏析:这里描述的是无文上人在建桥时表现出的慈悲为怀、乐于助人的精神,以及他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赞赏和追随,这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第二联:“高僧自有神通力,杖锡横空搭两堤。”
注释:这是对高僧神通力的赞美,”杖锡”是僧人行走的工具,”横空”表示高僧的行动非常迅捷。”搭两堤”表示高僧用神通力将两座堤坝连接起来。
赏析:这句诗赞扬了高僧超凡脱俗的能力,他不仅能够通过行动来帮助别人,而且还能以自己的神通力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力量。

第三联:“会见大夫乘驷马,宁无学士助腰犀。”
注释:见到的官员骑着四马的车,”宁无”表示肯定,意思是说没有谁能比得上他们。”学士”是指学者或文人,”助腰犀”表示帮助,意思是说这些有学问的人都愿意出力帮助。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僧及其追随者的尊敬和钦佩,认为他们是社会精英中的佼佼者,能够为社会的福祉作出贡献。

第四联:“一溪帆影浪花转,百尺栏杆石笋齐。”
注释:这里的“一溪”是指河流,”帆影”表示船只的倒影在水面上,”转”表示流动。”百尺栏杆”指的是高高的栏杆,”石笋”是一种形状像小塔的石头。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桥梁的宏伟壮观,以及河流的美丽景色。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欣赏。

第五联:“有客天津闲信步,杜鹃声里夕阳西。”
注释:这里的“天津”可能是地名,或者是比喻悠闲自在的状态。”信步”表示随意漫步,”杜鹃声里”表示在鸟儿啼叫的环境中。”夕阳西”表示太阳落山了。
赏析:这句诗表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时光,诗人在黄昏时分,沿着河岸漫步,欣赏着周围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