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盂麦饭一豚肩,寒食风花泪眼边。
倘得黄泉相见母,胜如白日上升天。
万家置去成何用,双鹤飞来亦偶然。
事死如生莫言孝,几曾庐墓过三年。
诗词原文与译文
黄山上先冢旧葬处
一盂麦饭一豚肩,寒食风花泪眼边。
倘得黄泉相见母,胜如白日上升天。
万家置去成何用,双鹤飞来亦偶然。
事死如生莫言孝,几曾庐墓过三年。
翻译
在黄山的高处,有一个被遗忘的墓地,
一碗米饭和一只小猪腿,寒食节的风吹散了泪水。
假如死后能和母亲相见,那将胜过白日升天。
人们把墓地迁走又有何用?
双鹤飞来也是意外之喜。
活着的时候孝顺父母,死后何必守孝三年?
注释
- 一盂麦饭一豚肩: 一碗米饭,一只小猪腿。形容生前生活俭朴,死后也不奢华铺张。
- 寒食风花泪眼边: 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个节日,通常有扫墓祭祖的传统。此处指在寒食节扫墓时,看到满山的花和飘落的雨,触动了离世亲人的眼泪。
- 倘得黄泉相见母: 如果死后能和母亲在黄泉之下相见。表达了对死后与母亲团聚的渴望。
- 胜如白日上升天: 胜过白日从天而降,意指在阴间也能享受到阳光般的温暖和光明。
- 万家置去成何用: 把墓地迁走又有什么用呢?反映了作者对于墓地迁移的不理解或感慨。
- 双鹤飞来亦偶然: 双鹤飞来也是偶然的,可能只是自然现象或者巧合。
- 事死如生莫言孝: 活着时孝顺父母,死后不必再言孝道。这里的“事”指的是对待死者的态度。
- 庐墓过三年: 守孝三年,即子女为已故父母的坟墓守孝三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生死、孝道以及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首句直接点出主题——黄山上的旧葬处,接着通过描述具体的葬礼场景(一盂麦饭一豚肩)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怀念及对亲情的珍视。寒食节扫墓的情景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
诗人提出了一种反传统的观点:如果死后能与母亲相见,那么生前的孝顺就变得无足轻重了。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和思考。同时,他也批判了那些只知迁坟置地的行为,认为这些行为并无实际意义,反而显得多余。最后一句,“事死如生莫言孝”,更是对孝道的一种挑战和质疑,指出活着时孝顺父母,但在死后也不必再强调这一行为。整首诗歌通过对生死、孝道等哲学问题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回归本真生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