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衰微性不灵,非非是是几曾听。
胸中不著许多事,天下本来无正声。
但觉飕飕战风雨,谁知虩虩震雷霆。
先生耐静坐终日,怪底作劳吾耳鸣。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贺,他生活在唐朝晚期,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他的诗多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恨,以及一种孤独悲凉的情绪。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首句”血气衰微性不灵”,意思是说,人的血液和气血已经衰退,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和灵性。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或忧虑。
第二句”非非是是几曾听”,意思是说,我从来不会去分辨是非对错,因为我真的无法区分这些。这可能是诗人对自己性格的一种描述,表示他不喜欢争执,也不愿意去争论是非。
第三句”胸中不著许多事”,意思是说,我的心里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思考。这可能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表示他不想被世俗的名利所困扰,只想过一种简单平淡的生活。
第四句”天下本来无正声”,意思是说,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真正的声音。这可能是诗人对于现实的一种讽刺,也可能是他在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无奈。
第五句”但觉飕飕战风雨”,意思是说,我只是感觉到一种风在吹动,就像在打仗一样。这可能是诗人对自然界的一种描绘,也可能表达了他的紧张和不安。
第六句”谁知虩虩震雷霆”,意思是说,我没想到会有这么猛烈的震动。这可能是诗人对于某种力量的惊叹或者恐惧的表现。
最后一句”先生耐静坐终日”,意思是说,您(诗人)应该安静地坐着一天。这可能是诗人对先生的劝诫,也可能是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的描述。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环境,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焦虑,同时也展示了他的个性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