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山立万人英,一夕霜风玉树倾。
公去隐然关世道,客来何止哭交情。
安知死不如生乐,但恨才难与命争。
幸喜肯堂丹雘手,陇西依旧振家声。

【注释】

李古岩:指唐代诗人李益的墓地。

堂堂山立万人英:李益曾为边塞将领,战功卓著,威震敌胆,因此被尊称为“万人英”。

公去隐然关世道:李益去世后,人们深感痛惜,认为他在世时对国家有贡献,死后应受到追悼。

客来何止哭交情:当有人来吊唁时,不仅为他的死而悲伤,还为他的生前友情而感慨。

安知死不如生乐:有人认为活着比死了更好。

但恨才难与命争:有人认为才能无法与命运抗争。

幸喜肯堂丹雘手:幸运的是他有一个贤惠的妻子能帮他打理家务。

陇西依旧振家声:李益的故乡在陇西,他的后人在这里继续发扬光大家族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友人之死的作品。全诗通过对李益生前事迹和死后哀思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怀念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堂堂山立万人英,一夕霜风玉树倾”,描绘了李益英勇善战的形象,他的威武让众人敬畏,犹如一座高山耸立,令人敬仰。然而,他的生命却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般突然终止,让人感到惋惜和悲痛。

诗中写到“公去隐然关世道,客来何止哭交情”。“隐然”一词意味着李益的去世让整个时代都受到了影响。人们对他的离去感到惋惜,认为他在世时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死后应得到人们的怀念和尊敬。

“安知死不如生乐,但恨才难与命争”,这句话表达出了作者的一种观点:有些人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享受生活的快乐,而有些人则认为人的才能难以与自己的生命竞争。这种观点引发了作者的思考,也让他对生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两句“幸喜肯堂丹雘手,陇西依旧振家声”反映了作者对李益妻子的感激之情。她的贤惠和能干让李益的家族得以延续和发展,让李益的声誉得以传承。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社会的关心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