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鸣于垤妇长叹,鸿渐于陆夫远征。
何似山亭闻鹤唳,无人静坐月三更。
鹤皋诗为振之作
鹳鸣于垤妇长叹,鸿渐于陆夫远征。
何似山亭闻鹤唳,无人静坐月三更。
注释与赏析:
- 鹳鸣于垤(qì):鹳鸟在小土堆上鸣叫,此处可能象征孤独或微小的存在感。
- 妇(fù)长叹:一位妇人因某种原因而叹息。
- 鸿渐于陆(dī):大雁向陆地迁移。
- 夫远征:丈夫外出远行,可能指离别或出外工作。
- 何似山亭闻鹤唳(lì),无人静坐月三更:不如在山中的亭子听到鹤叫,或者在深夜中独自一人坐着,没有其他人陪伴的宁静与孤独。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和人物情感来表达作者对孤独与寂静的深刻感受。鹳鸟和雁的叫声象征着孤独和远离,而夜晚明月下的静坐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沉思和寂寞。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动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境界,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