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人夜归,一犬穿篱吠。
狺狺声四起,似各应其类。
月寒人影空,帖耳循墙去。
家家防穿窬,披衣不得睡。

【注释】:

何处人夜归,一犬穿篱吠:谁在夜晚归来?一只狗在篱笆上叫。

狺狺声四起,似各应其类:叫声四起,好像每个都应和着自己的同类。

月寒人影空,帖耳循墙去:月光下人影孤单,贴着耳朵顺着墙悄悄走开。

家家防穿窬,披衣不得睡:每家都防备着小偷,穿着衣服不能安眠。

赏析:

《杂诗五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首七言绝句组诗作品,共二十句。此诗写深夜归人的寂寞与恐惧,表现了杜甫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全诗语言简练、含蓄,意境清幽,风格沉郁。

“何处人夜归”,开头两句点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人”字也暗示了这是一首咏怀诗。“一犬穿篱吠”,一个“吠”字,把狗的警惕性写活了。接着“似各应其类”一句,又以狗吠来反衬人行之匆忙。“月寒人影空”,写夜色的冷寂和行人的孤独。“帖耳循墙去”,更写出人行走时小心谨慎的样子。“家家防穿窬”,说明人们防范之心很重。“披衣不得睡”,进一步衬托了人们的不安与紧张气氛。这几句,虽然都是写景写情,但都是从侧面烘托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担心被人偷盗。

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月寒人影空”一句,既照应开头,又使全诗笼罩在一片寂静、寒冷的气氛中,为后两句作了很好的铺垫。“帖耳循墙去”,不仅写出了诗人的小心翼翼,而且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惶恐不安。“家家防穿窬”,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既写出了诗人的亲身感受,又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体察。“披衣不得睡”,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既写出了诗人的亲身感受,又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体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