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吏不相得,异器如薰莸。
儒视吏不屑,吏嫉儒为仇。
俗儒不知变,譊譊孔与周。
事丛委不理,言大怍不酬。
嗟乎铅椠生,谢此刀笔流。
安得经济手,一洗吾侪羞。
当路有达官,邻境逢仁侯。
留情案牍间,举人拔其尤。
君抱汲古学,才识推兼优。
肯随鸡鹜争,会偕鸾鹄游。
高风动寥廓,兹土岂淹留。
独怜老知己,青灯守荒丘。
不堪明时用,空怀当世忧。
斯文付后死,已矣复焉求。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诗中的“儒吏相”指的是儒士与官吏之间的关系,“异器如薰莸”指的是他们之间的区别和对立;“俗儒不知变”指的是庸俗的儒生不懂得改变;“事丛委不理,言大怍不酬”指的是他们的事务复杂且处理不当,言论过于宏大却无法得到回应。
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儒吏不相得,异器如薰莸
- 注释:儒士和官员之间不融洽,就像是不同品质的香料混合在一起一样(薰莸)。
- 儒视吏不屑,吏嫉儒为仇
- 注释:儒生看不起官员,而官员则嫉妒儒生,认为他是自己的敌人。
- 俗儒不知变,譊譊孔与周
- 注释:庸俗的儒生不懂得变通,就像孔子那样四处游说。
- 事丛委不理,言大怍不酬
- 注释:事情复杂且堆积如山,儒生却不愿意去处理;言论宏大却得不到应有的回答。
- 嗟乎铅椠生,谢此刀笔流
- 注释:唉,那些只懂得书写铅字的人,请不要再从事刀笔吏的工作了。
- 安得经济手,一洗吾侪羞
- 注释:如何才能找到一位能够解决经济问题的手?这样我们这些平庸之辈就可以摆脱羞耻了。
- 当路有达官,邻境逢仁侯
- 注释:在官场上有一位贤明的官员,而在邻近的地区有一位仁慈的君主。
- 留情案牍间,举人拔其尤
- 注释:在案牍中留下情感,选拔出最出色的人才。
- 君抱汲古学,才识推兼优
- 注释:您怀抱着古代学问,才华和见识都是一流的。
- 肯随鸡鹜争,会偕鸾鹄游
- 注释:愿意像鸡鸭那样不争抢食物,而是与鸾鹄一起高飞。
- 高风动寥廓,兹土岂淹留
- 注释:高尚的品行能撼动天地,这样的土地哪里值得留恋。
- 独怜老知己,青灯守荒丘
- 注释:只有那位与我相知的老友,在孤独中守着他的荒冢。
- 不堪明时用,空怀当世忧
- 注释:不愿参与这个黑暗的时代,内心充满了对时代的忧虑。
- 斯文付后死,已矣复焉求
- 注释:这门艺术和学问留给后世,我在这里也无能为力再去追求了。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儒吏关系的不满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他批评了庸俗的儒生和官员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儒吏关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刻的社会观察和政治立场。同时,诗人在诗中也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