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才将九十,及见开皇初。
不知虞褚辈,得似老僧书。
尤物世希有,昭陵劫灰馀。
玉函人不见,茧纸乃蠹鱼。
梅花一片石,犹自宝璠玙。
定武久荆棘,长安复丘墟。
茂林有陈迹,今谁山阴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辨才将九十
  • “辨才”可能是指某人的名字或别称,此处可能是作者自谦或尊称对方。
  • “将九十”表达了年龄的高龄,暗示着诗人对自己年岁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1. 及见开皇初
  • “及见”可能表示诗人在晚年时偶然见到或了解到。
  • “开皇初”指的是隋代的第一个皇帝杨坚建立隋朝的初期,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变革。
  1. 不知虞褚辈
  • “虞褚”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虞世南和褚遂良,这里的“虞褚辈”可能指的是他们的书法风格。
  • 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这些书法大家的成就,表达了对技艺传承和个人成就的感慨。
  1. 得似老僧书
  • “得似”表示能够达到或比拟某种程度。
  • “老僧书”可能指的是高僧的书法,这里诗人通过与高僧书法的比较,表达了对书法艺术深层次的理解和赞赏。
  1. 尤物世希有
  • “尤物”意为特别珍贵的东西,通常也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 “世希有”表示非常罕见,强调了这种美好事物的难得和珍贵性。
  1. 昭陵劫灰余
  • “昭陵”可能指的是唐朝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昭陵。
  • “劫灰余”形容昭陵在战乱后残破不堪的景象,这里可能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文化遗产的脆弱。
  1. 玉函人不见
  • “玉函”可能指的是珍贵的宝物或文献。
  • “人不见”表示这些东西被埋藏在地下,难以被人发现。
  1. 茧纸乃蠹鱼
  • “茧纸”可能指的是用蚕丝制作的书籍或其他文献材料。
  • “蠹鱼”是一种古代传说中会咬食书籍的小虫,这里用来比喻那些珍贵的文献资料被时间侵蚀,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1. 梅花一片石
  • “梅花”可能指的是梅花树或者梅花图案。
  • “一片石”可能指一块石头,这里可能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或梅花的美丽。
  1. 犹自宝璠玙
  • “璠玙”是古代美玉的一种,这里用来比喻珍贵的玉石或高尚的品质。
  • “犹自”表示仍然保持着某种状态或价值。
  1. 定武久荆棘
  • “定武”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者地名,这里可能暗示了一个曾经繁华的地方。
  • “久荆棘”形容这个地方因为战争等原因变得荒凉破败。
  1. 长安复丘墟
  • “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可能象征着繁华的城市或历史背景。
  • “丘墟”表示被破坏的遗址或废墟,这里可能暗示了城市的历史变迁和衰落。
  1. 茂林有陈迹
  • “茂林”可能指的是茂盛的树林,这里可能暗示了自然的美景或历史的遗迹。
  • “陈迹”表示过去的痕迹或遗留下来的事物。
  1. 今谁山阴居
  • “山阴”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居住地,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怀念故乡的情感。
  • “谁”可能表示疑问,表达了诗人对于目前生活环境的不确定感。

陆文圭的《跋徐知事所藏禊帖》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个人经历的独特见解。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还体现了他对文化传承和审美追求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