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何处来,天籁出众窍。
披襟怀楚台,击筑思高庙。
扶摇九万里,自谓一息到。
安知大鹏运,不满斥鴳笑。
终当谢蓬蒿,振翼绝海峤。
注释:
好风何处来,天籁出众窍。
好风从何而来,只有天籁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披襟怀楚台,击筑思高庙。
披开衣襟怀抱着楚台,敲击筑器思念高庙。
扶摇九万里,自谓一息到。
直冲云霄高达九万里,自以为一口气就可以到达那里。
安知大鹏运,不满斥鴳笑。
怎么知道大鹏的飞翔才能,不会像斥鴳那样被嘲笑呢。
终当谢蓬蒿,振翼绝海峤。
最终应当谢绝那片蓬蒿,振翅飞向绝顶的海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赞美“风”的美好,表达了自己对理想追求的坚定和执着。全诗通过对风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高远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首联“好风何处来,天籁出众窍”直接点题,以“好风”起兴,引出下文对风的赞美。这里的“天籁”并非指自然界中的声响,而是指那些能够引发人们内心深处共鸣的声音或情感。诗人通过对“天籁”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诗人用“披襟怀楚台,击筑思高庙”两句来形象地描绘出自己面对风时的心情。这里,“楚台”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某个地方或某个阶段,而“高庙”则代表着诗人的理想或目标。诗人披开衣襟,怀抱着这片土地,敲击着乐器,表达出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第三联“扶摇九万里,自谓一息到”,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将风的力量比作直冲云霄的巨龙,表达了自己对风的强大力量的认可。同时,诗人也用“一息到”来形容自己对理想追求的决心与毅力,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也要坚持不懈,直至实现。
最后一句“安知大鹏运,不满斥鴳笑”,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大鹏展翅高飞的自信和对斥鴳被嘲笑的不屑。这里的“大鹏”象征着诗人自己的抱负和志向,而“斥鴳”则是一种小鸟,常被人轻视。诗人认为,只要心怀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可以超越那些嘲笑自己的人,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首诗通过对风的形象描绘和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高远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