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意气每相期,岁晚行藏各自知。
见事略同因抚掌,忧时不语共攒眉。
阖棺已矣公何憾,闻笛凄然我独悲。
回首秋山寒雨外,青松滴泪作枯枝。

【注释】

  1. 挽陆义斋二首:指作者为陆义斋写的两首诗。挽,吊唁。陆义斋,不详姓名,作者的朋友。
  2. 生平意气:平生的志向和气概。每相期:每时常互相期待。
  3. 岁晚行藏:年老时的行为方式。知:了解,知道。
  4. 见事略同:看到事情大体相同。因抚掌:于是拍手大笑。
  5. 忧时不语:忧虑国家大事却沉默不言。共攒眉:一同皱眉沉思。
  6. 阖棺:合葬棺材,指去世。公何憾:你还有什么遗憾呢?
  7. 闻笛凄然:听到笛声后感到凄凉。我独悲:我只有悲伤而已。
  8. 回首:回头看。秋山寒雨外:秋天的山色在秋雨中显得更加萧瑟、寒冷。
  9. 青松滴泪:青松在风中簌簌作响,仿佛在流泪。作枯枝:变成枯萎的枝条。
    赏析:
    这两首诗是作者为朋友陆义斋所作挽诗。陆义斋是一位忠君爱国的人,他在任官期间曾得罪了权臣,被贬谪到南方边远地区,晚年才回到故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哀悼之情和对他的怀念之情。
    第一首诗开头两句“生平意气每相期,岁晚行藏各自知”的意思是说,我们一生的志向和气概是相互期待的,但在年老时的行为方式却各有不同。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理解,也反映了两人之间的友谊深厚。
    第三四句“见事略同因抚掌,忧时不语共攒眉”则具体描绘了两人在面对国家大事时的相似之处。他们虽然意见不同,但都选择沉默不语来表达对国家的担忧。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赞赏和敬仰。
    最后两句“阖棺已矣公何憾,闻笛凄然我独悲”则是诗人对自己与友人命运的感慨。当友人离世之后,他感到十分遗憾,因为再也听不到他的笛声。而他自己只能在秋风冷雨之中独自悲伤。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第二首诗则是一首更具体的挽词。首句“生平意气每相期”回顾了两人的交往过程,他们曾经有过共同的理想和志趣。这句中的“意气”一词也暗示了他对于友人的尊重和敬意。
    接下来两句“岁晚行藏各自知”则进一步强调了两人性格上的差异。尽管他们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他们对待个人问题的态度却是相似的。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认同。
    第三四句“见事略同因抚掌,忧时不语共攒眉”继续描述了两人在面对国家大事时的相似态度。他们虽然意见不同,但却选择了沉默不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担忧。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理解和支持,也表现了他对于国家未来的关注和忧虑。
    最后两句“闻笛凄然我独悲”则是诗人对自己与友人分别后的感受的写照。当他听到远方传来的笛声时,不禁感到凄凉。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惋惜。
    这两首诗都是诗人对一位忠君爱国之士的哀悼之情和怀念之情的真实写照。通过对两位友人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友情以及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