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坐不觉久,月照一庭绿。三更白露下,夜气湿野服。
恬淡失悲喜,视听非耳目。闲将《黄庭经》,更趁月下读。
危坐不觉久,月照一庭绿。
三更白露下,夜气湿野服。
译文:
我端坐在这幽静的地方,不知不觉地过了许久。月光洒满庭院,一片绿色。深夜,白色的露水从天空落下,夜气湿润了野外的衣服。
恬淡失悲喜,视听非耳目。
闲将《黄庭经》,更趁月下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月夜中阅读《黄庭经》时的心境和感受。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月夜下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
“危坐不觉久,月照一庭绿”两句描述了诗人端坐在幽静之处,沉浸在宁静的月夜之中。这里使用了“危坐”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端坐的姿势,给人一种安详、从容的感觉。接着,“三更白露下,夜气湿野服”两句则描绘了深夜降临,白露滋润大地的景象。这里的“三更”指的是深夜时分,而“白露”则是秋天特有的现象,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轮回。最后两句“恬淡失悲喜,视听非耳目”和“闲将《黄庭经》,更趁月下读”,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心境。这里的“恬淡失悲喜”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淡泊;而“视听非耳目”则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隔离。最后两句“闲将《黄庭经》,更趁月下读”,则是诗人在月夜中阅读《黄庭经》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这种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下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世界,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给人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