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雾成疏雨,寒蓬卷细尘。
云飞疑到地,草长不知春。
香几蜂喧密,花房燕语真。
白头关塞外,犹作未归人。
宿雾成疏雨,寒蓬卷细尘。
云飞疑到地,草长不知春。
香几蜂喧密,花房燕语真。
白头关塞外,犹作未归人。
译文:
在客舍中书写事情,窗外的雾气渐渐散去,天空飘下细细的雨点,寒冷的风使蓬草卷曲,扬起细小的尘埃。
云朵飘飞,仿佛触手可及,草地上的草儿生长得如此茂盛,让人感觉不到春天的到来。
在香案上,蜜蜂的嗡嗡声显得特别密集,花朵里传来燕子的鸣叫声,它们的声音是如此真实。
白发的我在边远的关塞之外,仍然像没有回家的人一样生活着。
注释:
- 宿雾成疏雨——指云雾消散,形成细雨。宿雾,即隔夜的雾气。疏雨,即稀疏的小雨。
- 寒蓬卷细尘——指风吹动的寒蓬草卷曲起细小的尘土。
- 云飞疑到地——形容云朵像要落到地面上一般。
- 草长不知春——指草丛茂盛,但春天的气息却无法察觉。
- 香几蜂喧密——在香炉旁边的桌子(或案几)上,蜜蜂飞舞得很密集。
- 花房燕语真——在花房里,燕子的话语听起来很真切。
- 白头关塞外——指自己头发已经花白,身处边塞之外。
- 犹作未归人——仍像是没有回家的人,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
赏析:
这首五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客舍书事》组诗中的第二首,反映了杜甫在客舍中的所见所感。前四句描绘了客舍中清晨的景象,雾气、细雨、寒蓬、细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后四句则转向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通过对云彩与春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细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