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江湖少旧僧,悬崖高挂一枝藤。
采苓欲取千年魄,击石曾烹六月冰。
天上星辰端历历,胸中楼阁自层层。
相逢止说前朝事,知是松源第四灯。
译文
昌上人在京城游历,想要谈论禅林的弊端。刚一进入国门,如果让他离开的话,昌余里的老幼都留在这里。我年轻的时候曾在吴东郡留下足迹,那里有许多遗老和才华出众的人,他们多住在这个地方。由于我认识的这些人,所以我听说承天寺、天平山、恩隆山、灵谷寺、开元寺都可以作为栖息之地,于是为他们各写了一首诗以表达我的问候和思念,虎丘更是久闻其盛名,一直想去看看。尤记得他谢世不久后,我为他作过一首悼亡诗。
注释
- 僧:僧人
- 悬崖高挂一枝藤(悬崖):指高耸入云的山峰
- 采苓欲取千年魄(茯苓):一种可入药的植物,古人认为它可以延年益寿
- 击石曾烹六月冰:比喻修行者的清心寡欲
- 天上星辰端历历:形容天空中繁星点点,清晰可见
- 胸中楼阁自层层:比喻内心的世界层层叠叠、宏伟壮观
- 松源第四灯:指的是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远大师,他在浙江会稽山的雪窦山创立了净土宗道场,后人尊称他为“第四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昌上人游历京城时的心情和对禅林旧友的怀念之情。昌上人原本是一位出家人,但在京城游历时,他感受到了江湖间的少有旧日僧侣,以及那些与世无争的高悬于悬崖之上的藤蔓。他感慨地写道:“采摘茯苓欲取千年魄,击石曾烹六月冰。”这里的茯苓是可入药的植物,古人认为它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击石则象征着修行者的清心寡欲。这些诗句既表达了他对修行生活的理解,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在诗的最后,昌上人提到了“天上星辰端历历,胸中楼阁自层层”,这句诗既描绘了他的心境,也表达了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禅宗的最高境界,内心如同一座座层层叠叠的楼阁,充满了智慧和宁静。这种心境的形成与他早年在吴东郡的经历分不开,那里的遗老和才华出众的人多聚居于此,使他得以深入了解禅宗的思想精髓。
整首诗通过描绘昌上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展现了他对修行生活的独特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禅林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