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御天街正,乌轮海观升。
省方秋戒慎,扈跸岁因仍。
石迸根骈拇,山回势左肱。
尘深疑帽重,雾密觉衣蒸。
午顿炊难熟,宵征酒易胜。
解鞍心惘惘,执辔念兢兢。
酪水分罂缶,通薪算斗升。
皮毛均制服,脂膟或然灯。
统幕迷高下,烽台阅废兴。
度关泉水咽,出口月华澄。
狼戾官刍峙,鱼丽餫粟徵。
千房云叠叠,万灶墨层层。
列帐排衣甲,行营护棘矜。
旆旋环似翼,鼓发去如绳。
斗北瞻红栈,云西指白登。
草肥青䆉稏,松耸翠崚嶒。
积雪疑忘象,抟风讶徙鹏。
属车攒幄帐,行殿俨茵凭。
白氎时逢贾,朱衣定指僧。
翠旄逼华盖,金瓮耀觚棱。
观阙天经界,仪台象纬凭。
佽飞拳似虎,铁杖足如能。
竹帛司常焕,丹青职贡增。
会朝珠帽簇,锡宴宝卮凝。
陛立齐垂橐,师行陋释掤。
广寒通月窟,高爽寄凉橧。
这首诗名为《鲁子翚御史分按辽阳作长律五十韵爱其精密予今岁亦扈跸开平因次其韵》,是诗人对辽阳的考察和体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象御天街正,乌轮海观升。
- 象:指皇帝的仪仗队,御:皇家的马车。
- 天街:古代皇宫的街道。
- 车:皇帝乘坐的车。
- 乌轮:黑色的车轮。
- 海观:海中的观,可能是指海上的观察台。
- 省方秋戒慎,扈跸岁因仍。
- 省方:巡视地方。
- 秋:秋天。
- 扈跸:跟随皇帝出行。
- 岁因仍:每年都有。
- 石迸根骈拇,山回势左肱。
- 石迸:石头爆裂。
- 根骈拇:根与拇指相连。
- 山回:山脉弯曲。
- 势左肱:地势像人的左臂。
- 尘深疑帽重,雾密觉衣蒸。
- 尘深:尘土飞扬。
- 疑帽重:怀疑帽子被尘土遮住了,显得沉重。
- 雾密:云雾弥漫。
- 衣蒸:衣服因为热气而感觉像是蒸过一样。
- 午顿炊难熟,宵征酒易胜。
- 午顿炊:中午休息时煮饭。
- 宵征酒:晚上出征时喝酒。
- 胜:容易胜过或超过。
- 解鞍心惘惘,执辔念兢兢。
- 解鞍心惘惘:卸下马匹时心情恍惚不安。
- 执辔念兢兢:握着马缰绳时心情紧张害怕。
- 酪水分罂缶,通薪算斗升。
- 酪水:奶酪水。
- 分罂缶:将奶酪水分配到每个罐子中。
- 通薪算斗升:用斗升来计量木材,相当于每斗木料的价格。
- 皮毛均制服,脂膟或然灯。
- 皮毛:动物的皮毛。
- 均制服:统一的服饰。
- 脂膟:油灯,一种照明用具。
- 统幕迷高下,烽台阅废兴。
- 统幕:统一管理的帐篷。
- 高下:高低起伏。
- 烽台:用于烽火报警的高台。
- 度关泉水咽,出口月华澄。
- 度关:通过关口。
- 泉水咽:形容水声如哽咽。
- 出口月华澄:月光清澈如洗。
- 狼戾官刍峙,鱼丽餫粟徵。
- 狼戾:凶悍。
- 官刍峙:官府堆积的柴草。
- 鱼丽餫粟徵:鱼形图案的旗帜用来征召粮食。
- 千房云叠叠,万灶墨层层。
- 千房:成千上万的房屋。
- 云叠叠:云层叠加的样子。
- 万灶:成千上万的灶烟。
- 墨层层:烟雾缭绕的样子。
- 列帐排衣甲,行营护棘矜。
- 列帐:排列成阵的帐篷。
- 排衣甲:排列整齐的盔甲、兵器。
- 行营:行军的临时营地。
- 护棘矜:防护着棘树和栏杆。
- 旆旋环似翼,鼓发去如绳。
- 旆旋环似翼:旗杆旋转时形状像翅膀一样。
- 鼓发去如绳:战鼓声如同绳子般连绵不断。
- 斗北瞻红栈,云西指白登。
- 斗北:北斗七星的位置。
- 红栈:红色的栈道或桥梁,这里指代通往远方的道路。
- 白登:古地名,此处指代某个特定的地点。
- 草肥青䆉稏,松耸翠崚嶒。
- 草肥:草地肥沃。
- 青䆉稏:青色的草垫或草席。
- 松耸翠崚嶒:松树挺拔,颜色翠绿,参差不齐。
- 积雪疑忘象,抟风讶徙鹏。
- 积雪:积雪覆盖的景象。
- 忘象:忘却了大象的样子。
- 抟风:大风刮动的样子。
- 徙鹏:大鹏鸟飞得高远。
- 属车攒幄帐,行殿俨茵凭。
- 属车:指随行的车队或战车。
- 幄帐:帷帐,即车辆上的篷布。
- 行殿:移动的宫殿,通常指皇帝出行时的御座。
- 俨茵凭:整洁地摆放在垫子上。
- 白氎时逢贾,朱衣定指僧。
- 白氎:白色的布匹。
- 逢贾:遇到商人。
- 朱衣定指僧:穿着红色僧袍的人指的是僧侣。
- 翠旄逼华盖,金瓮耀觚棱。
- 翠旄:绿色羽毛做成的旌旗,这里指代皇帝的仪仗队。
- 华盖:帝王的伞盖,这里指代皇帝的车驾。
- 金瓮:古代的一种礼器,这里指代皇帝的宝瓶。
- 觚棱:古代建筑的装饰部分,这里比喻皇帝仪仗队的威武雄壮。
赏析: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辽阳的考察之旅,通过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象以及宫廷仪式的描述,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画卷。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和典故,如“乌轮海观”、“狼戾官刍峙”等,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辽阳地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