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历开三祀,琼章集万神。
苍龙回插子,玉兔候交辰。
潞水丹腾渚,壶关气接旻。
道传莘野正,学比傅岩醇。
帝运昌文统,师臣秉国钧。
清宫高赞画,潜邸旧经纶。
意得超今古,才雄异等伦。
春浮霞错落,秋映玉嶙峋。
三执中书柄,重开大国畇。
黄钟阳脉脉,瑶圃雾氤氤。
仙鼎神膏秘,宫壶掌露真。
恩醲锡麟脯,味薄谢猩唇。
瞳碧光流漆,颜红色耀银。
垂绅凝泰岳,设席陋平津。
手挈重华古,心追贞观新。
至人专上寿,八表乐同仁。
非虎耆年并,犹龙祖谱亲。
息深忘蝶化,机静狎鸥驯。
荡荡心无竞,肫肫俗易淳。
极知调鼎餗,不惜污车茵。
竹帛千年事,桑麻万里春。
管商谋可鄙,房杜迹尝遵。
斟酌扶元气,弥缝护国珍。
倚风怜竹弱,听雪喜松皴。
玉署亲裁诏,青蒲独奉宸。
蜀江移戍罢,浙土减租匀。

宝历开三祀,琼章集万神。

“宝历”指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713年—756年),“三祀”指的是祭祀天地、社稷和先祖的祭祀活动。诗句中的“琼章”指的是皇帝颁发的诏书或命令,“万神”则是指各种神明。

苍龙回插子,玉兔候交辰。

“苍龙”指的是东方的青龙星,“回插子”指的是太阳在黄道上回到子位,即冬至日。“玉兔”指的是月球上的玉兔星座,“候交辰”则是指月亮在黄道上回到卯位,即春分日。

潞水丹腾渚,壶关气接旻。

“潞水”指的是潞州境内的河流,“丹腾渚”指的是河水在阳光照射下犹如火焰般闪耀。“壶关”指的是壶口瀑布,“气接旻”则是指瀑布的水汽与天空相连。

道传莘野正,学比傅岩醇。

“道传莘野正”指的是儒家的道德观念在民间广为流传。“学比傅岩醇”则是指儒家学说与古代圣人孔子的思想相得益彰。

帝运昌文统,师臣秉国钧。

“帝运”指的是帝王的统治,“昌文统”指的是文化繁荣,“师臣”指的是大臣,“秉国钧”则是指掌有国家大权。

清宫高赞画,潜邸旧经纶。

“清宫”指的是皇宫,“高赞画”指的是皇帝善于治理国家,“潜邸”指的是皇子的住处,“旧经纶”则是指皇子年轻时就有丰富的治国经验。

意得超今古,才雄异等伦。

“意得”指的是志向远大,“超今古”则是指超越了古今,“才雄”指的是才华出众,“异等伦”则是指与众不同。

春浮霞错落,秋映玉嶙峋。

“春浮霞”指的是春天时,彩霞缭绕,“秋映玉”则是指在秋天时,阳光照射下的玉石闪烁着光芒。

三执中书柄,重开大国畇。

“三执”指的是执掌国家大事的权力,“中书柄”则是指掌管国家的机密事务。“重开”指的是重新开启,“大国畇”则是指大国的治理之道。

黄钟阳脉脉,瑶圃雾氤氤。

“黄钟”指的是黄帝时期的一种乐器,“阳脉脉”则是指阳光照耀大地的景象。“瑶圃”指的是仙境之地,“雾氤氤”则是指云雾缭绕的景象。

仙鼎神膏秘,宫壶掌露真。

“仙鼎”指的是仙人使用的鼎炉,“神膏”指的是神仙的灵药,“宫壶”指的是皇家的酒器,“掌露真”则是指掌管露水的神仙。

恩醲锡麟脯,味薄谢猩唇。

“恩醲”指的是恩惠深厚,“锡麟脯”指的是赏赐给麒麟肉,“味薄”则是指味道清淡如猩唇般美味。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对臣民的恩惠深厚,赏赐如同珍馐美味。

瞳碧光流漆,颜红色耀银。

“瞳碧”指的是瞳孔呈现出绿色,“碧光流漆”则是指绿色的光芒如同流淌的漆液一般美丽。“颜红”指的是肤色呈现出粉红色,“红色耀银”则是指粉红色的肌肤如同闪耀的银色一般耀眼。这句话描绘了皇帝容颜的美丽。

垂绅凝泰岳,设席陋平津。

“垂绅”指的是系好腰带,“凝泰岳”则是指系好腰带后如同泰山一样稳固,“设席陋平津”则是指摆放座位时简陋如平地一样朴素。这句话表达了皇帝的威严庄重。

手挈重华古,心追贞观新。

“手挈”指的是手提,“重华古”则是指古代的重华殿,“心追”则是指心中向往着贞观时期的盛世。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对古代盛世的怀念之情。

至人专上寿,八表乐同仁。

“至人”指的是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专上寿”则是指特别长寿,“八表”指的是全国的各个方向,“乐同仁”则是指全国上下都欢乐和谐。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希望天下人都能够长寿安康。

非虎耆年并,犹龙祖谱亲。

“非虎”指的是不是像老虎那样凶猛,“耆年并”则是指长寿的人辈出,“犹龙祖谱亲”则是指像龙一样有着悠久的家族背景。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对长寿之人的尊重和赞扬。

息深忘蝶化,机静狎鸥驯。

“息深”指的是隐居深山,“蝶化”则是指化为蝴蝶飞走,“机静”指的是心思宁静,“狎鸥驯”则是指驯服鸥鸟亲近自然。这句话表达了皇帝追求隐逸生活的态度。

荡荡心无竞,肫肫俗易淳。

“荡荡”指的是心胸开阔,“肫肫”则是指真诚善良,“俗易淳”则是指世俗容易变得淳朴。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希望人们保持纯真善良的心态。

极知调鼎餗,不惜污车茵。

“极知”指的是深知,“调鼎餗”则是指烹调美食,“车茵”则是指车垫子,“污车茵”则是指不介意弄脏车垫子。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对于美食的热爱以及对待食物的认真态度。

竹帛千年事,桑麻万里春。

“竹帛”指的是竹简和丝绸等书写材料,“千年事”则是指千年的历史事件,“桑麻万里春”则是指万里田野上的桑树和麦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对历史的关注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关心。

管商谋可鄙,房杜迹尝遵。

“管商”指的是管仲和商鞅两位古代名臣的智慧谋略,“房杜”则是指唐代名臣房玄龄和杜如晦的辅佐之臣形象,“谋可鄙”则是指他们的智慧谋略被认为是浅薄的,“迹常遵”则是指他们的行为举止遵循传统的道德规范。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对于历史人物的褒贬态度以及对传统道德的坚守。

斟酌扶元气,弥缝护国珍。

“斟酌”指的是斟酌斟酌,“扶元气”则是指扶持国家的元气,“弥缝”指的是修补漏洞以防泄漏国家机密,“护国珍”则是指保护国家的珍宝不被外敌侵犯。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对于国家安危的重视以及对保卫国家的决心。

倚风怜竹弱,听雪喜松皴。

“倚风”指的是依靠风力,“怜竹弱”则是指怜悯竹子的脆弱,“听雪喜松皴”则是指欣赏雪后松树上的皱纹之美。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自然界的关爱。

玉署亲裁诏,青蒲独奉宸。

“玉署”指的是皇宫中的玉制官署,“亲裁诏”则是指在玉署中亲自起草诏书,“青蒲独奉宸”则是指独自一人侍奉在皇帝身边。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对于自己职位的尊重以及对身边人的关怀。

蜀江移戍罢,浙土减租匀。

“蜀江”指的是四川江水边的地区,“移戍罢”则是指将驻军撤回,“浙土减租匀”则是指浙江地区的赋税征收更为合理均匀。这句话表达了皇帝对于地方治理的成果以及对于民众的关心。

这首诗以颂扬皇帝为主题,通过对皇帝个人品德、政绩、治国理念等方面的描绘,展示了皇帝的卓越品质和崇高地位。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和自然景观描写,使整首诗富有诗意和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