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屋参差倚,平芜黯澹看。
梦回榆塞远,愁绝翠峰寒。
白发游丝挂,丹心古镜蟠。
槐明金琐碎,菊铸玉巑岏。
忆月时看剑,临风复整冠。
乡音怜过雁,古调拂离鸾。
去矣歌《招隐》,终焉乐《考槃》。
晚知交态薄,老识宦途难。
口腹非真累,毋烦馈一箪。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次韵仲章过陈氏城南书隐十韵》。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矮屋参差倚,平芜黯澹看。
注释:矮小的房子参差不齐地依偎在一起,平坦的原野上一片阴暗。
赏析:开篇描绘了一幅荒凉宁静的自然景象,通过“矮屋”和“黯澹”这两个关键词,表达了诗人对于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梦回榆塞远,愁绝翠峰寒。
注释:在梦中回到了遥远的榆塞,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仿佛连青山都被冻得苍凉。
赏析:这里诗人运用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手法,将内心的愁绪寄托于遥远的地方,同时用“愁绝”来形容内心的哀愁之深,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白发游丝挂,丹心古镜蟠。
注释:头发已经斑白如同游丝般飘散,内心依然坚定如古时悬挂的明镜。
赏析:诗人以“白发”和“丹心”两个形象生动的词语来表达他的坚贞不屈,以及他对自己信念的坚守。

槐明金琐碎,菊铸玉巑岏。
注释:槐树明亮如金般细腻,菊花坚硬如玉般高耸。
赏析:通过“槐明金琐碎”和“菊铸玉巑岏”这样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忆月时看剑,临风复整冠。
注释:在月光下回忆着过去的岁月,手持长剑,面对微风整理着帽子。
赏析:这里的“忆月”、“临风”以及“看剑”、“整冠”等动作,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不屈的精神风貌。

乡音怜过雁,古调拂离鸾。
注释:听到乡音时会想起远方的雁群,古调响起时又仿佛看到了离别的鸾鸟。
赏析:通过对“过雁”、“离鸾”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去矣歌《招隐》,终焉乐《考槃》。
注释:离开这里唱起了寻找隐居之地的歌,终于找到了心中的归宿。《考槃》是一首表达归隐之意的诗歌。
赏析:这里诗人用“去矣”、“终焉”等词汇表达了自己的心境转变,从漂泊到找到归宿的过程,展现了人生的起伏变化。

晚知交态薄,老识宦途难。
注释:晚年才意识到朋友间的情意淡薄,明白官场的复杂难处。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经历和人际交往的认识,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感慨。

口腹非真累,毋烦馈一箪。
注释:满足口腹之欲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不需要他人送来食物。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看法,认为追求物质并不是幸福的来源,而是应该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