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到画省,冠佩趋几筵。
岂但文字美,所乐长官贤。
京国足府寺,金谷相百千。
飞书日杂遝,奔命惧不先。
肃肃馆阁严,操瓢绩简编。
上有日月光,下有草木妍。
森罗大象列,俟此言语宣。
蹇予昧儒学,群髦辱官联。
遭逢赖明世,益喜身悠然。

【注释】

  1. 史馆:史官的官署,即史馆。
  2. 闲题二首:即《咏史馆》二首。
  3. 骑马到画省:骑着马去史馆。
  4. 冠佩趋几筵:戴着冠冕,佩带着佩饰,走向几案前。
  5. 岂但文字美:难道仅仅因为文字写得美丽吗?
  6. 所乐长官贤:我最喜欢的是长官的贤能。
  7. 京国:指京都,这里指代朝廷。
  8. 相(xiang)百千:相互之间有千千万万的关系。
  9. 飞书:急送书信。
  10. 奔命:赶路。
  11. 肃肃(sù):形容严肃、恭敬的样子。
  12. 操瓢绩简编:提着竹筐,在竹简上编织。
  13. 日月光:太阳和月亮的光芒。
  14. 草木妍:花草树木长得茂盛。
  15. 森罗大象列:象形的图案排列得像森罗万象。
  16. 蹇予昧儒学:《论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我虽然不懂儒学,但也很快乐啊。
  17. 群髦:指年轻人。
  18. 辱官联:受任为官,感到耻辱。
  19. 赖明世:依靠明智的时代。
  20.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中描写了史馆的严肃、庄重,以及作者对史馆工作的感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
    全诗共分为四段。第一段描述了诗人骑马进入史馆的情景,强调了史馆的尊贵地位。第二段表达了诗人对史馆工作的喜爱之情,认为史馆的文字优美,长官贤能,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第三段则通过对比,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不满。第四段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进行反思,认为自己虽然不懂儒学,但也很快乐,并且感谢明智的时代给予的机会。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