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逼人甚,愁边寇未平。
江山含杀气,草树作秋声。
谁复思何武,人多厌祢衡。
功名汗马得,儒素足相轻。
愁边
白发逼人甚,愁边寇未平。
江山含杀气,草树作秋声。
谁复思何武,人多厌祢衡。
功名汗马得,儒素足相轻。
译文:
白发已至,但国家尚未平定战乱,心中充满忧虑。
江山充满了战乱后的杀气,草木间也仿佛听到了秋天的萧瑟声音。
又有谁会去思念何武那样的贤才,大多数人都已经厌倦了祢衡那种恃才傲物的性格。
在战争中,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获得功名,而那些只会空谈的人,则会被世人所轻视。
注释:
- 白发逼人甚:形容年岁已高,白发增多,给人一种压迫感。
- 愁边寇未平:指国家边疆的战争还未平息,战事连绵不断。
- 江山含杀气:描绘了国境之内战争留下的恐怖气氛和紧张状态。
- 草树作秋声:草和树木在秋风中发出的声音,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 何武:东汉末年名士,曾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贵而被罢官。
- 祢衡:东汉末年著名文人,因其傲慢无礼被曹操所杀。
- 功名汗马得:通过努力和奋斗获得功名,如同战场上驰骋的骏马。
- 儒素足相轻:儒家学者和儒雅之士之间相互轻视,认为对方缺乏真正的才华。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乱未息、社会动荡不安的深切忧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江山含杀气”,“草树作秋声”,诗人巧妙地将战乱带来的肃杀氛围与自然界的变化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何武与祢衡的命运,揭示了世态炎凉的现实,表达了对正直之士遭遇不公的同情。最后两句更是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对于功成名就者的鄙弃与对知识分子的轻视,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立的人格魅力。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历史感慨,也有对现实的犀利批评,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抒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