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吴十五载,始上灵岩山。
入门地如削,凭轩绝跻攀。
孰云念乡国,不复忧险艰。
回首楚与越,茫茫一气间。
向来朝会时,自谓吞百蛮。
焉知王气衰,空忝禅栖闲。
山川自潇洒,木石饶斓斑。
俯仰万里外,浩歌风雨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灵岩山》。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逐句释义:

  1. 客吴十五载,始上灵岩山。
  • “我作为客人在吴国已经十五年了”,表达了作者长时间滞留异乡的感慨。
  • “终于登上了灵岩山”,表达了作者克服困难,最终到达目的地的喜悦心情。
  1. 入门地如削,凭轩绝跻攀。
  • “进入山门就像削过的一样平坦”,形容山路陡峭,令人赞叹。
  • “凭轩远眺,没有攀登的艰辛”,表达了作者站在高处俯瞰四周,感叹山水之间的壮美。
  1. 孰云念乡国,不复忧险艰。
  • “谁说我想念家乡呢?我已经不担忧险峻的山路和困境了。”
  • 表达了作者已经适应并克服了艰难险阻,不再为这些感到忧虑。
  1. 回首楚与越,茫茫一气间。
  • “回首过去,楚国和越国都在眼前”,表达了作者回顾历史时的心情。
  • “它们如同一片天空下的云彩,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理解。
  1. 向来朝会时,自谓吞百蛮。
  • “过去朝廷集会的时候,我总是自负地认为自己可以征服百蛮之地。”
  • 表达了作者曾经对自己的自信和骄傲。
  1. 焉知王气衰,空忝禅栖闲。
  • “哪里知道帝王的气运衰退了呢?现在只能惭愧地隐居在这里。”
  • 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去的自负和现在的现实认识。
  1. 山川自潇洒,木石饶斓斑。
  • “山水自然清新洒脱”,形容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 “树木岩石充满了斑驳的色彩”,形容自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 俯仰万里外,浩歌风雨还。
  • “抬头望去,可以看到万里之外的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景色的欣赏。
  • “低头沉思,感受着风雨带来的洗礼和洗礼后的成长”,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成长。

译文:

我在客居吴国已经有十五年了,如今终于来到了灵岩山。
刚刚踏入山门,就仿佛置身于平坦如削的地方。
依靠着高高的楼阁,我可以远眺四周,没有任何攀爬的困扰。
谁能说我是留恋家乡的人呢?我已经不担忧险峻的山路和困境了。
回想起过去朝廷集会的时候,我总是自负地认为自己可以征服百蛮之地。
哪里知道帝王的气运衰退了呢?现在只能惭愧地隐居在这里。
山水自然清新洒脱,树木岩石充满了斑驳的色彩。
抬头望去,可以看到万里之外的风光;低头沉思,感受着风雨带来的洗礼和洗礼后的成长。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灵岩山的经历来反映自己的心境变化。从一开始的困惑和不安到最后的豁达和成长,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变化过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入门如削”、“凭轩绝跻攀”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景色和人物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