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关河落木秋,又携行李上扁舟。
元龙湖海增豪气,司马山川惬壮游。
帆影乍开风浩浩,客程渐远水悠悠。
应知别后相思处,明月天涯江上楼。
这首诗是作者在送别友人后写的,表达了他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万里关河落木秋”,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关河水上景色图。关河是指黄河,落木则是秋天的景象,这两句一起,就构成了一幅秋天的黄河景色图,让人仿佛看到了黄河边的风景。
次句“又携行李上扁舟”,则写出了朋友又要出发的情景。扁舟指的是小舟,这里的“扁”字,可能是笔误,应该是“轻”。这句诗的意思是,朋友又要带着行李去乘船了。
接着的“元龙湖海增豪气,司马山川惬壮游。”则是对朋友的赞美和期待。元龙是指东汉末年的祢衡,司马是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他们都是非常豪迈的人。杜甫在这里用他们来比喻朋友,希望他能像他们一样,有着豪迈的气概。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进行的壮游的期望。
然后的“帆影乍开风浩浩,客程渐远水悠悠。”则是对朋友即将离开的描写。帆影乍开,意味着船只要离开了;客程渐远,意味着朋友的旅程即将开始。这里的“风浩浩”和“水悠悠”,都是形容旅途的艰辛和遥远。
最后一句“应知别后相思处,明月天涯江上楼。”则是诗人对自己离别之苦的抒发和对朋友的深深思念。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应该知道,离别后我会在哪里想念你,那就是遥远的月光下的江上的楼。这里的“明月”和“天涯”都是用来表达思念之情的意象。
这首七律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以及对未来行程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