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临清漪,盥沐便畸人。
况无势利牵,得与渔樵邻。
修竹閟户牖,幽苔谢车轮。
故人不我过,忽复徂冬春。
风尘未宁肃,世德潜凤麟。
所忧吾道衰,益见白发新。
升堂俱拜母,寿酒得相因。
菽水可以养,且用奉晨昏。
次韵季山父山长月夜见怀二首
衡门临清漪,盥沐便畸人。
况无势利牵,得与渔樵邻。
修竹閟户牖,幽苔谢车轮。
故人不我过,忽复徂冬春。
注释:衡门:横木为门。衡门,即横木为门的意思。清漪:清水的波纹。盥沐:洗手洗脸。畸人:不同寻常的人。无:没有。势利:权势、利益。钓(gēn)鱼打柴的人,渔樵:指隐士。閟(bì):封闭,隔绝。车:古代的交通工具,这里指车子。寿酒:用来祝寿或祭神的美酒。相因:相互依存。菽水:豆和水,古代以豆为主食,水是人们饮食中的饮料,因此称饮食为菽水。奉晨昏:侍奉父母早晚。
译文:我的衡门对着清澈的波纹,在这里洗手洗脸就是与众不同的人。何况没有什么权势利益去牵绊,我就可以同打鱼砍柴的人做邻居。门前种满了竹子,关着窗子隔绝了尘世的喧嚣。门前长满了幽静的青苔,就像车子一样在院子里滑行。老朋友从没有来拜访我,忽然间又回到冬天春天。战乱还没有平定肃清,世间的美好德行却像潜藏的凤凰和麒麟。我担忧自己的道义已经衰落,白发一天天增多了。到了厅堂都要拜母亲,敬献一杯祝寿的美酒。豆子和水可以养活自己,暂且用来侍奉父母的起居饮食。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首答诗,表达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首联“衡门临清漪,盥沐便畸人。”描绘了他居住在一个清静的环境之中,过着简朴的生活。颔联“况无势利牵,得与渔樵邻。”则进一步表达了他的志趣所在,那就是远离世俗纷扰,与隐士渔樵为邻。颈联“修竹閟户牖,幽苔谢车轮。”形象地描绘了他所居住的环境,那门前长着茂盛的竹子,挡住了外界的喧嚣,使得屋内显得格外安静。而门前的青苔也似乎在默默守护着这个地方,不让外来的事物打扰到它的安宁。尾联“所忧吾道衰,益见白发新。”则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感慨,担心自己的道义已经衰落,白发却一天天增多了。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世事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