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堰午溪上,百亩可灌之。
长输不尽流,盖有源头为。
兴言百世计,生理始于兹。
虽然藉地利,亦用人力施。
禾菽既沾泽,稍稍慰农私。
园田久荒者,一旦皆见治。
经营非我能,废兴乃其时。
感君相问劳,为作新堰诗。

【注释】

开堰:修坝。午溪:中午的水流,指山涧水。百亩:一百亩。盖有源头为:意思是水源有来处,这里指有源头活水灌溉。兴言(xingyán)百世计:指长远打算。生理:农事生产。兹:这。藉:借助。废兴:废置和兴办。时:时机。感:感激。相:相互。劳:劳苦。

【赏析】

《新刊大字淳熙重修汉上广成宫碑铭》是一篇记述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重修广成宫的碑文,由王十朋作序,张栻书丹,李焘刻石。文章开头先写修渠的动机,接着叙述修渠的过程及效果,最后总结工程的意义。全文层次清楚,逻辑严密,叙事详实,议论深刻,语言精炼,是一篇很有分量的记叙文。

文章开头“开堰午溪上,百亩可灌之”,交代了工程的起因、规模和作用,即通过修渠使山涧水得到利用。“长输不尽流,盖有源头为”承接上句,进一步说明山涧水的来处,并引出下文的论述。

“兴言百世计,生理始于兹”一句,承上启下,总领全篇。作者把修建工程看作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千秋万代的伟业,而这项工程得以成功完成,又归功于当地百姓的辛勤努力和上级领导的正确决策。“虽然藉地利,亦用人力施。”两句,既肯定了当地百姓的功劳,也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感谢之情。

接下来“禾菽既沾泽,稍稍慰农私”。这两句是说,农田得到了灌溉,庄稼得到了滋润,农民的心情也舒畅了许多。这两句是对工程效果的具体描写,也是对前面所提的“兴言百代计”的具体印证。

“园田久荒者,一旦皆见治”二句,承前启后,承接上面的内容,进一步写修建工程的成效。“经营非我能,废兴乃其时”,是作者的总结,意思是说修渠这件事不是我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是由于当时条件具备才办得到的。

文章最后四句“感君相问劳,为作新堰诗”,是作者的感慨和自谦之词,也是对自己诗文的一种自我评价。

这首诗是王十朋为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在汉上广成宫修建新堤坝所作的一首纪实性散文,是一篇很有分量的记叙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