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天际征鸿去,问曾过,燕山路,叶落虚庭空绿树。一川秋意,满怀愁绪,楼外潇潇雨。
天涯望断行云暮,好著蛮笺寄情句,底是相思断肠处。吟风赋月,论文说剑,无个知音侣。

【注释】

西风:秋风。天际:天边。征鸿:远去的候鸟。燕山路:燕山一带。“问曾过,燕山路”:诗人询问那大雁是否飞过了燕山之路。叶落虚庭空绿树:树叶飘落,庭院空旷,只有绿树依然屹立。一川秋意:一片秋天的气息。满怀:心中充满。潇潇雨:淅淅沥沥的秋雨。天涯望断行云暮:在黄昏时分遥望着天空中飘浮的白云,直到它消失在天际。好著蛮笺寄情句:用一种蛮夷地区的信笺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底是相思断肠处:哪里是相思让人肝肠寸断的地方呢?吟风赋月:咏诗作赋,以抒情达意。论文说剑:讨论经书、谈论武艺。无个知音侣:没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译文】

秋风阵阵,天边征鸿掠过,你曾经飞过燕山之路吗?落叶满庭,秋色满园,我独自站在院中,心中充满忧愁和思念。黄昏时分,我在楼上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思绪万千。

我遥望着天际,直到云彩消失在地平线上。我用一种蛮夷地区的信笺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但不知这书信何时才能到达你的手中。你在哪里呢?是哪一个地方让你的相思让我心如刀割?我在这里吟诗作赋,以抒发我的情怀,但我却没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词为作者于公元1146年(宋徽宗政和六年)因受秦桧排斥而流放宜州路过郴州写给刘仲泽的一首词。

上片开头写景,起笔突兀,直指眼前景物:“西风天际征鸿去,问曾过,燕山路。”这里,作者以苍劲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色:秋风阵阵,天边大雁正南飞而去,它们曾经飞越过燕山之路吗?这是一句设问句,既写出了时间的深秋,又写出了空间的辽远,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时间和地点。接下来两句“叶落虚庭空绿树”,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叶落”点出了时间,“虚庭”则点出了地点,“绿树”则烘托出萧瑟的氛围。“一川秋意”一句,则将这种氛围推向高潮。“一川秋意”既是写眼前的景物,也是写心中的感触,而“满怀愁绪”则是对前文的概括,也暗含了作者被贬的原因。

下片开头写离愁别绪,“楼外潇潇雨。”则由景及情,从写景转为抒怀,“天涯望断行云暮”二句,则由抒情转向写志。这里,作者想象着自己正在楼外凝眸远望,直到天色将晚,行云才渐渐消散。这一句中包含着多少辛酸和苦楚!“好著蛮笺寄情句”二句,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作者设想着,如果能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一定会用那种异族地区的信笺来倾诉自己的哀思。然而,他最终没有找到这样的朋友:“底是相思断肠处?”这里的“相思断肠处”,既包含了他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又包含了他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无奈!最后两句,“吟风赋月,论文说剑”二句,则表明了他的志向:他要像那些咏诗作赋的人一样,以抒发自己的情怀;他也要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然而他却“无个知音侣”,即没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一句中蕴含着多少辛酸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描写作者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友情之痛以及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