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王城外暮云黄,忍使行人哭战场。
台上麋游香径冷,陵头虎去剑池荒。
竹枝夜月歌仍怨,莼菜秋风兴漫长。
不是不归归未得,五湖烟水正茫茫。

【注释】

忆钱塘:诗人怀念杭州。

让王城:即吴越王城,在今杭州市西南。

暮云黄:傍晚的云彩是黄色。形容暮色苍茫。

忍使行人哭战场:不忍心看到人们为了战争流下眼泪。

台上麋游香径冷,陵头虎去剑池荒:指吴越故地荒凉,没有战乱时的繁荣景象。

竹枝夜月歌仍怨,莼菜秋风兴漫长:指诗人思念故乡,心情郁闷。

五湖烟水正茫茫:指杭州西湖的水雾迷蒙,一片茫然的景象。

【赏析】

《七忆钱塘》是一首怀人之作。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意境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江南风光图画,表达了他深切的思乡之情。全诗写景与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第一句“让王城外暮云黄,忍使行人哭战场”是说,吴越故都(今杭州市区)的郊外,黄昏时分,暮霭沉沉,天色昏黄,令人不忍看见百姓们在战乱中哭泣。“让王城”,是吴越国都城,今杭州。这句是说吴越王城的景色已经变得如此凄凉,以至于连路过此地的行人都会因睹物伤情而落泪,足见其悲凉的程度。“行人”是泛指,既指百姓、士兵,也包含作者自己。“哭战场”三字,写出了作者对吴越故都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哀悼。

第二句“台上麋游香径冷,陵头虎去剑池荒”。这两句是对吴越故都荒凉之景的进一步描写。“台”是指吴越王墓前的石台,“麋”是麋鹿,古人认为麋鹿能通灵,所以用来象征死者。“香径”指墓地上的道路。麋鹿游动在这条荒凉的路上,说明墓地已久无人迹。“陵头虎去剑池荒”中的“陵头”也是墓的别称,“剑池”指钱塘江口的潮神庙旁有一口剑池,相传为吴越王铸成的宝剑沉入水中的地方。这四句写景很有特色,通过动物的活动来暗示人迹罕至、荒芜凋残的景象,用笔细腻传神。

第三句“竹枝夜月歌仍怨,莼菜秋风兴漫长”。这一句是说,夜晚的月光洒在竹子上,仿佛在低泣着,歌声依然在耳边回荡;秋风拂过水面,莼菜的清香随风飘散,让人不禁感慨万千,思绪悠长。“竹枝歌”是一种民间歌曲,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创作的诗歌。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自然景物人格化,赋予了它们感情色彩。

第四句“不是不归归未得,五湖烟水正茫茫”。这一句是说,我本想归返故乡,但终究未能实现这个愿望;眼前所见的是一片茫茫的大湖,水雾弥漫,看不清方向。这句中的“五湖”是指杭州附近的西湖等五个湖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和无法回去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吴越故都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