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色如墨,照人不见形。
我照乃见心,洞彻天地明。
此明非外来,此明非内有。
自是世上人,惟将照妍丑。
古镜
古镜色如墨,照人不见形。
我照乃见心,洞彻天地明。
此明非外来,此明非内有。
自是世上人,惟将照妍丑。
【注释】
- 古镜色如墨:古镜的颜色像墨一样黑。
- 照人不见形:古镜可以照出人影,但看不到人的形体。
- 我照乃见心:我通过这面古镜看到的是自己的内心。
- 洞彻天地明:这面古镜能洞察一切,连天地都变得明亮通透。
- 自是世上人:这是世间的人们,他们只看到了外在的美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面古镜,展现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误解和偏见。诗中的“古镜”并非单纯的物品,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存在。诗人通过古镜这一载体,表达了对人们看待事物态度的一种批判。
第一句“古镜色如墨”描绘了古镜的颜色,黑色给人以深沉、神秘的感觉。第二句“照人不见形”则揭示了古镜的一个特点——能够照出人的影,但看不到人的形体。第三句“我照乃见心”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表明通过古镜,可以看到自己内心的真实面貌。第四句“洞彻天地明”则是对前一句的升华,古镜不仅能看到人的心,还能洞察宇宙万物,展现出其非凡的能力。
第五句“此明非外来”却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人们只看到外在的美丑而忽视了内心世界呢?这反映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即人们往往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而忽略了事物的深层内涵。第六句“此明非内有”则进一步指出,这种看法本身就是错误的,真正的本质不是外在的美丑所能决定的。最后一句“自是世上人,惟将照妍丑”是对全诗的总结,指出只有世人才会被外在的美丑所迷惑,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
这首诗通过对古镜的描述,揭示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误判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现象。它提醒人们要超越表面现象,去探索事物的真正本质,同时也呼吁人们保持一颗清澈的心,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