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风波万里长,使人指日觐清光。
云开雉扇当霄汉,龙抱金函出表章。
羌服从来尊正朔,包茅次第贡明堂。
浯溪有石高千丈,谩叟重烦颂大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豪迈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代张氏捧表请命朝廷的赞赏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注释:
- 赠吴世显宣使,代张氏捧谢表请命朝廷,寄仲举: 这首诗是赠送给吴世显(宣使)的一首诗,他代替张氏向朝廷呈上感谢的表章。
- 此去风波万里长,使人指日觐清光: 此行路途遥远且充满波折,但最终会见到光明和希望。
- 云开雉扇当霄汉,龙抱金函出表章: 云雾散开,就像打开的雉扇一样高挂在天幕之上,象征着尊贵和威严;龙形抱着金光闪闪的宝盒,从表章中出来,代表着荣耀和尊荣。
- 羌服从来尊正朔,包茅次第贡明堂: 羌族自古以来都尊崇中原的正朔和礼仪,按照次序向朝廷进献贡品。
- 浯溪有石高千丈,谩叟重烦颂大唐: 浯溪有一块高高的石头,高达千丈,我再次为大唐而赞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代张氏捧表请命朝廷的深深赞赏。诗人以豪迈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代张氏捧表请命朝廷的深深赞赏。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了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大唐文化的自豪和传承的意愿。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