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岁月付流波,何物虚名在谏坡?
属国莫嫌持节久,子阳犹谓见天多。
强梁不见图销印,跋扈如闻欲倒戈。
一树红梨春事晚,宣文阁下欲如何?

【注释】

白头岁月付流波:年老的光阴像流水一样逝去。

何物虚名在谏坡?:什么虚名还在朝中?“谏坡”指北宋范仲淹所建的谏议院。

属国莫嫌持节久,子阳犹谓见天多:边远国家不要嫌弃持节官位长久,您(指作者)认为天时还好。

强梁不见图销印,跋扈如闻欲倒戈:强硬不屈之人不会被撤职,飞扬跋扈之人听到要倒戈的声音。

一树红梨春事晚,宣文阁下欲如何?:满树的红梨花已经开得很晚,宣文阁下你打算怎么处置我呢?宣文阁是南宋理宗皇帝的读书之地,也是赵葵的办公地点。

【赏析】

此诗为赵葵被罢官后写给周伯温的信,表达了对周伯温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朝廷政治的不满,同时抒发了自己的失意之悲。

首联两句说:“白头岁月付流波,何物虚名在谏坡?”诗人用“白头”“岁月”形容自己已进入暮年,用“流波”比喻自己的一生如同流水一样匆匆逝去,“何物虚名”则表示自己虽然曾担任过高官,但却只是虚名而已。

颔联两句说:“属国莫嫌持节久,子阳犹谓见天多。”这里的“属国”是指边远的国家,而“持节”则是持着节杖,象征着官职。诗人表示,虽然自己已经被罢免了官职,但朝廷还是不应该嫌弃他持节的时间太长,因为他曾经为国家立下过功劳。尾联两句写:“强梁不见图销印,跋扈如闻欲倒戈。”诗人表示,那些强硬不屈的人不会被撤职,反而会更加张扬跋扈;而那些飞扬跋扈的人听到要倒戈的声音也会感到恐惧。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通过对岁月、虚名、属国、强梁等关键词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朝廷政治的不满。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