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连年瘴气收,城中风景称清游。
参天榕树快人意,似雪梅花当马头。
海客朝盘送珧柱,囝娘春咏写银钩。
毋嫌习俗闽中利,尽胜吴船唱莫愁。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张伯雅在闽省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1. 闻道连年瘴气收,城中风景称清游。
    注释:听说连续几年瘴气已经消散,城里的风景清新宜人。
    赏析:诗人通过“闻道”一词表达了对友人离开的消息的了解,而“瘴气收”则暗示了环境的变化和好转。接着,“城中风景称清游”进一步描述了离开后的景色,表达了对朋友在新环境中的美好祝愿。

  2. 参天榕树快人意,似雪梅花当马头。
    注释:参天的榕树给人带来愉悦,如同冬日里的第一场雪落在梅树上。
    赏析:这句诗以榕树和梅花为比喻,赞美了友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如同冬日的雪梅一样纯洁美好。这里的“参天”,既形容树木高大挺拔,也暗喻友人志向高远;“快人意”则表达了对友人性格和才能的赞赏。

  3. 海客朝盘送珧柱,囝娘春咏写银钩。
    注释:早晨,海边的渔民送上新鲜的贝类;孩子们在春天里吟诵诗歌,挥洒出如银钩般的文字。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闽地的风土人情,既有渔民的生活画面,也有孩子们的纯真童趣。“海客”指渔民,“珧柱”即鲍鱼,都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囝娘”则是指福建一带的儿童,这里用“春咏写银钩”来形容他们的诗词才情和绘画天赋。

  4. 毋嫌习俗闽中利,尽胜吴船唱莫愁。
    注释:不要嫌弃闽中的习俗和利益,闽地的生活比吴船唱的《莫愁》还要美好。
    赏析:最后一句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开后生活的祝福和期待。这里的“勿嫌”意味着不要因为习惯或利益而感到不满;“尽胜”则表示闽地的生活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都优于吴地。整首诗通过对闽地风土人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开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闽地的魅力和吸引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