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江头风浪稀,富春山里薜萝垂。
满前明月为谁好,中有高僧劳我思。
意适定同鱼跃处,神清都在鹤鸣时。
仰承山偈难酬答,不是张衡懒赋诗。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禅师仁一初的对话中,受到启发而写的。
首句“富春江头风浪稀”,描绘了富春江边宁静的景象。这里,“风浪稀”暗示着江边的宁静、平和,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次句“富春山里薜萝垂”,进一步描绘了富春山的美丽。这里的“薜萝垂”形象地描绘出山中的薜萝生长得茂盛,仿佛要垂向大地。同时,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平和。
接下来的两句“满前明月为谁好,中有高僧劳我思”,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和对高僧的敬仰之情。这里的“满前明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而“为谁好”则引发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中有高僧”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平和。
第三句“意适定同鱼跃处,神清都在鹤鸣时”,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里的“鱼跃处”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喜悦和自由,而“鹤鸣时”则意味着诗人内心的清净和宁静。
最后一句“仰承山偈难酬答,不是张衡懒赋诗”,则是诗人对这次对话的感慨。这里的“仰承山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崇敬和敬仰,而“不是张衡懒赋诗”则暗示了这次对话给诗人带来的灵感和启示。
这首诗通过对富春江、山、月亮、高僧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人也通过这次对话,得到了新的启示和感悟,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