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少傅诸孙在,坐语都忘日晷移。
不用入吴求季札,有如过晋得钟仪。
高情欲共游丝远,倦迹犹嫌过鸟迟。
莫道古今风雅异,总于衰晚始相知。

注释:

与白范论诗:和白家(白范)谈论诗。白范,即北宋诗人白公亮,曾知杭州、成都、成都知府等职。

都忘日晷移:都忘记了时间在移动。

不用入吴求季札:不需要去吴国寻求季札(春秋时期的文化名人)。

过晋得钟仪:路过晋国时得到钟仪。

高情欲共游丝远:高尚的情感想和游丝一样飘向远方。

倦迹犹嫌过鸟迟:倦怠的脚步还嫌飞鸟飞行得太慢。

莫道古今风雅异:不要说古今的风雅不一样。

总于衰晚始相知:终究是到了晚年才开始相互理解。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与友人白范论诗而作的。全诗四句,每句七字,韵律整齐,意境优美,体现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首句“白家少傅诸孙在”,直接点题,表明了诗人与白家的深厚友谊,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与白家后代的交流充满了期待。

颔联“不用入吴求季札,有如过晋得钟仪”,则是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和理解。他认为诗歌的创作不应该受到地域的限制,也不必去模仿古人的风格,而是要有自己的创新和独特之处。同时,他也认为诗歌的创作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像他一样,有着高超的诗歌技艺和丰富的文化素养。

颈联“高情欲共游丝远,倦迹犹嫌过鸟迟”,则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审美追求。他认为诗歌的创作应该像游丝一样飘逸,像飞鸟一样自由,不受任何束缚;同时也要有深刻的情感,能够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韵味和魅力。

尾联“莫道古今风雅异,总于衰晚始相知”,则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人生感悟。他认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诗歌都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只有到了晚年,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才能体会到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