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元是水晶宫,楼阁溪山罨画中。
酒舫载过寒食节,舞衫吹遍鲤鱼风。
当时乐事谁能见,此日王孙自不同。
亭下鸥波如有感,行云犹在玉尊空。
【解析】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描写一幅苕溪清远图,赞美了吴兴的美丽风光。全诗共八句,每四句为一个段落。第一组四句,“赵松雪”指赵孟頫,他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苕溪清远图”,指赵孟頫的《苕溪渔隐图》,这是一幅以山水田园风光为主题的画作。“吴兴元”,即吴兴郡(今浙江省湖州市南),这里代指吴兴地区。“水晶宫”,形容清澈透明的水晶宫殿,此处指苕溪。“楼阁溪山罨画中”,楼阁、溪水、山川都掩映在画面之中,形象逼真。第二组四句,“酒舫载过寒食节”,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禁火冷食。古代习俗,这天要饮酒作乐,所以叫“宴”。这里的“寒食节”是泛指节日。“舞衫吹遍鲤鱼风”,寒食节时,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如踏青、扫墓等,而此时正是春暖花开,正是观赏荷花的最好时机,所以这里的“鲤鱼风”是指春风中的荷花香气。“当时乐事谁能见,此日王孙自不同。”这里的“谁见”指的是“我”无法见到,“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借指作者自己。意思是说,当时的欢乐之事我都无法目睹,如今你已不是当年的王孙,自然也不同往昔。第三组四句,“亭下鸥波如有感”,“亭下”指的是画中的亭子。“鸥波”,即鸥鸟飞过的水面上荡漾的波纹,此处指画上的波纹,也指画外的波纹。“有感”,指有所感触。“行云犹在玉尊空”,玉尊:玉制的酒杯,这里借指酒樽。“有感”可以理解为对画中的景物有所感触。“行云”指的是天上流动着的云彩,这里借指诗人自己的身世飘零之感。末句的意思是:你看这行云还在我的酒杯里荡漾,但我的心已经飞到天边去了。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赵孟頫为吴兴元所画的《苕溪渔隐图》写的题画诗。诗人通过对这幅画的描绘,赞美了吴兴的美丽风光。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赵松雪”,指赵孟頫。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画家,也是画家。他的作品风格雅致,与黄公望、倪瓒并称“元三大家”。
次句“吴兴元”,即吴兴郡,今浙江湖州。这里泛指吴兴地区的美景。
第三句“水晶宫”,形容苕溪清澈透明,犹如水晶一般。这里的意象十分优美,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第四句“楼阁溪山罨画中”,楼阁、溪水、山川都掩映在画面之中,形象逼真。这里的描述很具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优美的景色之中。
第五句“酒舫载过寒食节”,寒食节是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禁火冷食。诗人用“酒舫载过”来形容这个节日的氛围,同时也表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第六句“舞衫吹遍鲤鱼风”,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在春风中翩翩起舞的人们,他们的衣裳随风飘扬,如同美丽的鲤鱼在水里自由游动。这里的“鲤鱼风”既是指春风中的荷花香气,又暗示了舞人们的轻盈身姿和优雅舞姿。
第七句“当时乐事谁能见,此日王孙自不同。”这里的“谁能见”指的是“我”无法目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借指作者自己。意思是说,当时的欢乐之事我都无法目睹,如今你已不是当年的王孙,自然也不同往昔。这里的“自不同”是指现在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第八句“亭下鸥波如有感,行云犹在玉尊空。”这里的“亭下鸥波”指的是画中的波纹,也指画外的波纹。“有感”可以理解为对画中的景物有所感触。“行云犹在玉尊空”则是说,虽然眼前的风景已经消失了,但心中的思绪却依然清晰可见。这里的“玉尊”指的是酒樽,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末句的意思是:你看这行云还在我的酒杯里荡漾,但我的心已经飞到天边去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