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古仰闻君一语,当时岩壑顿生春。
承恩屡入九重殿,出对尝先十七人。
中使饭传诸宝器,内庭坐赐杂花茵。
自天沛泽诚稀遇,拜舞还山洗幻尘。

留题天目尊师,并题苍古古诗卷

这是一首赠别之作。首句“留题”,即在天目山留诗以赠;次句“并题”即同时留下自己的诗作。《天目山志》载:“宋张舜民为天目山僧文长老题诗云:‘天目山下石上坐,石上有客僧姓李’。……此其证也。”《苍古集》中也有“留题天目”一诗,但与此处所留之诗内容不同。“苍古”是诗人的法名,他字景初。“仰闻君一语”指张舜民对诗人的赏识和赞赏。“当时”指作者在天目寺时,“岩壑顿生春”指张舜民赞赏诗人的诗句,使作者感到如春回大地,生机勃勃。“承恩”指得到皇帝的赏识和宠信,“屡入九重殿”意指多次进入皇帝居住的地方,也就是皇宫。“出对尝先十七人”指曾与17位朝臣同台献诗,被皇上称赞。“中使”指宫中使者,“饭传诸宝器”指使者将诗人的诗送交皇帝。“杂花茵”指皇帝赐给诗人的地毯等物品。“自天沛泽诚稀遇”是指皇帝的赏赐难得遇见,“拜舞还山洗幻尘”指诗人辞谢皇帝的厚礼,回归山林,洗去世俗的烦恼。

赏析:这首诗是张舜民对天目山僧人苍古的一次赠别之作。诗中既赞扬了苍古的成就和声誉,又表达了自己对苍古老人深深的敬意和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生之趣。

留题天目尊师,并题苍古古诗卷

这是一首赠别之作。首句“留题”,即在天目山留诗以赠;次句“并题”即同时留下自己的诗作。《天目山志》载:“宋张舜民为天目山僧文长老题诗云:‘天目山下石上坐,石上有客僧姓李’。……此其证也。”

《苍古集》中也有“留题天目”一诗,但与此处所留之诗内容不同。“苍古”是诗人的法名,他字景初。“仰闻君一语”指张舜民对诗人的赏识和赞赏。“当时”指作者在天目寺时,“岩壑顿生春”指张舜民赞赏诗人的诗句,使作者感到如春回大地,生机勃勃。“承恩”指得到皇帝的赏识和宠信,“屡入九重殿”意指多次进入皇帝居住的地方,也就是皇宫。“出对尝先十七人”指曾与17位朝臣同台献诗,被皇上称赞。“中使”指宫中使者,“饭传诸宝器”指使者将诗人的诗送交皇帝。“杂花茵”指皇帝赐给诗人的地毯等物品。“自天沛泽诚稀遇”是指皇帝的赏赐难得遇见,“拜舞还山洗幻尘”指诗人辞谢皇帝的厚礼,回归山林,洗去世俗的烦恼。

赏析:这首诗是张舜民对天目山僧人苍古的一次赠别之作。诗中既赞扬了苍古的成就和声誉,又表达了自己对苍古老人深深的敬意和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生之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